上面几位妈妈所说的情况,想必很多爸爸妈妈都遇到过。
手机作为排行榜第一的“哄娃利器”,只要一亮相,宝宝立马聚精会神,不哭不闹,拯救了无数为哄娃而崩溃的妈妈。
可谁知道现在的孩子竟渐渐染上“手机瘾”,而这种现象正有愈演愈烈的趋势……
由于儿童的视力一般在6-8岁时才能够趋于稳定,过早过多地接触电子产品,将对宝宝视力造成很大的伤害;
而且玩手机、看电视是一种单向沟通,长期使用电子产品,会很容易形成单向的思维模式;
长时间玩手机、看电视,还会使户外运动的时间减少,容易引起身体发育推迟、运动功能低下等。
不管是在身边,还是在社会新闻中,手机等电子产品对宝宝的伤害也是屡见不鲜:
陕西一个两岁的孩子沉迷手机游戏,导致患上了干眼病,总是揉眼睛,眨眼睛,严重时已无法睁眼;
别说小孩子了,成人长期玩手机,眼睛也是受不住的,澎湃新闻报道一女子长期在被窝里玩手机,结果左眼视网膜脱落失明;
成都一个只有8岁的小女孩,因为家里人不让她看电视,竟从21楼直接跳下;
手机对宝宝的影响是毋庸置疑的,所以世界各国都有关于儿童使用手机的规定,比如:
芬兰禁止无线通讯公司直接向青少年推销手机入网等移动通信服务,如果违反这一禁令,将被处以10万欧元的罚款;
英国教育部曾经给各个中学校长发过一个信函,禁止16岁以下的学生使用手机;
法国参院通过法案,在幼儿园、小学和中学,禁止学生使用手机……
反观我们,宝宝一闹一哭,就赶紧主动把手机塞给宝宝,以求免费电子“保姆”带来的片刻安宁,照这样发展,宝宝的“手机瘾”可是家长一手造成的。
大家担心孩子过早的依赖电子产品,出现“手机瘾”,该怎么做呢?
不要过早接触电子产品
各位家长可以参考一下美国儿科学会给出的建议,也许能给困扰中的你一些指导。
18个月以下的宝宝,不适合使用电子产品;
18-24个月的宝宝,家长应帮助宝宝选择看哪个节目,何时看,且要和宝宝一同观看,并给宝宝讲述其中的内容;
2-5岁的宝宝,严格限制宝宝每天接触电子产品的时间,不可超过1小时。
所以我们也建议3岁以内的宝宝,尽量多听少看,就算是早教视频,也要注意时长问题。
家长以身作则
如果家人整天抱着手机,你说宝宝会不会对手机感兴趣?会不会抢手机玩呢?
若宝宝已经沉迷手机或电视,就别当着宝宝的面玩手机,尽量转移宝宝的注意力,进行其他活动。
转移注意力
像小宝宝之所以沉迷于电子产品,很大的原因是没有人和他玩。
这时家长要积极和宝宝互动,选择有益于孩子身体健康的活动,比如亲子阅读、各种游戏、或者户外运动,不要把手机、电视等当成唯一的娱乐活动,这样就太悲哀了。
制定规则
生活在这个电子科技的时代,想让孩子一点不碰手机也是不可能的。
不过我们作为家长可以通过制定规则引导着做。
比如玩手机的时间和频率要具体、量化,明确,根据孩子的具体情况,协商制定。
比如规定每天只能看2集动画片,只能打几局游戏。
为了增强宝宝的参与感,可以让宝宝自己关电视或手机,这种掌控感可以有效激励宝宝坚持下去。
另外,在最开始也可以采取激励惩罚措施,明确告诉宝宝遵守约定可以得到什么,不遵守约定要受到什么惩罚。
将玩手机变成家庭活动
另外呢,电子产品可以作为早教辅助工作来和孩子一起玩,可以弱化手机的“游戏”存在感。
而且由父母陪着使用手机,可使宝宝感受父母的贴心陪伴,而且家长和孩子一起行动,还可以有效控制玩手机的时间。
希望看完今天这篇文章的爸爸妈妈们可以认真回想一下自家宝宝从什么时候开始玩手机?
每天玩手机、看电视、玩平板的时间有多长?除了手机,宝宝还有没有其他喜欢的玩具?
爸爸妈妈得到答案后,应该知道怎么做了吧!
▼往期精彩回顾▼■《三十而已》刷屏:揭露为什么男人总爱偷腥?
■这8种早餐害娃不浅,你却经常给孩子吃!看完一身冷汗……
■宝宝睡觉为什么要举起双手?知道真相后,家长都笑哭了…(文中图片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