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历:患者徐某,男,43岁,
主诉:自觉视力下降伴视物变形,渐加重2-3个月
既往史:(-)
眼底平片如上示:
右眼底大致正常。
左眼视盘边界尚清,色可,动脉细,静脉略扩张,动脉反光强,A/V约1:2,黄斑区结构不清,颞侧网膜可见半环形团片状黄白色硬性渗出,环内可见瘤样病灶,局部视网膜血管盘旋呈环形、球形扩张,可见血管鞘。
OCT如上示:左眼黄斑区视网膜内、外核层均可见大小不等的低反射腔(水肿)及散在点状中反射(渗出),中心凹网膜厚度约um。
FFA如上示:左眼黄斑区颞侧毛细血管大量瘤样扩张,随时间延长持续渗漏呈约1PD片状强荧光。左眼黄斑区颞侧网膜可见散在MA,中周部网膜多处血管瘤样扩张渗漏,周边网膜可见大片无灌注区。
诊断:左眼Coats病(外层渗出性视网膜病变)
01
知识一点通
NO.1什么是coats病?
Coats病:
外层渗出性视网膜病变(externalexudativeretinopathy)
视网膜毛细血管扩张症(retinaltelangiectasis)
特征:视网膜毛细血管扩张
视网膜内层及外层渗出
渗出性视网膜脱离
是多发于青少年男性的一种致盲性眼底病,通常侵犯单眼,偶为双侧,病程缓慢,呈进行性,早期不易察觉,直到视力显著减退,出现白瞳症或废用性外斜时才被发现,病因不明。
NO.2病理
主要的病理改变是视网膜血管扩张、血管壁增厚、玻璃样变,血管内皮细胞失去屏障功能而发生渗漏。
部分病例表现为新生血管形成,视网膜水肿、蛋白渗出液和出血位于视网膜外层,引起视网膜脱离。
晚期视网膜渗出被结缔组织代替,视网膜色素上皮增生、变性和脱落。最后血管和视网膜血管硬化,视网膜完全被增殖纤维和胶质组织代替。
NO.3临床表现
(1)视网膜小血管结构异常造成的病变。发病早期可在视网膜周边部出现大量黄白色渗出。视网膜下出现成簇的块状胆固醇结晶或出血。病变可累及黄斑。
(2)视网膜血管异常,呈梭形,球形扩张或呈扭曲状花圈状弯曲,动静脉均可累及。
(3)可发生继发性视网膜脱离、并发性白内障、虹膜睫状体炎、继发性青光眼。
(4)玻璃体一般无混浊。
NO.4治疗
治疗目标:使用联合疗法消除血管异常及其并发症。
治疗方法:
早期行血管病变区和无灌注区的光凝术或冷凝术治疗,防止渗出性视网膜脱离和新生血管形成。
通过抗VEGF药物稳定血-视网膜屏障并减少视网膜下渗出物及水肿。
已发生广泛渗出性视网膜脱离的患眼,可结合放视网膜下液及冷冻。
严重的病例可以行玻璃体切除术,可能挽救部分患眼免于致盲。
NO.5预后
青少年Coats病患者的临床表现往往重于成年人,其预后情况往往比成人差。而且视力预后取决于黄斑是否受累,在黄斑受损之前进行激光治疗,视力可保存或增进。
由于Coats病是一种终身疾病,即使经过适当治疗后病变已经痊愈,之后仍可复发。因此长期随访不容忽视,一旦发现新的异常血管应立即做激光治疗,防止病变再发展。
图文:王彩虹
审核:李会琳谢香荣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