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小小失误,导致4岁男童死亡,老师和家长都会犯。
广州海珠区四岁半男孩小斌,吃完早餐后,便牵着爸爸的手蹦蹦跳跳去幼儿园上学,进园时还礼貌地跟保安打招呼。当天下午3时09分,小斌妈妈的手机突然响起,电话那头,幼儿园的老师用急促的声音说:“孩子被救护车拉走了,你快来。”
医院时,只见小斌脸色发黑,嘴唇发紫,鼻子和嘴角有黑色污物流出。孩子妈妈乞求医生快把小斌救醒,然而,他们唯一的儿子的眼睛再都没有睁开。
1
事件还原
早晨——妈妈说,要吃饱!
小斌上幼儿园前,吃下妈妈包的粽子和一杯牛奶。对于小孩来说,粽子本身不易消化。
中午——老师说,别浪费!
早餐还没消化完,小斌开始和幼儿园小朋友吃午饭了。老师说,农民伯伯种地很辛苦,不可浪费粮食。小斌和小朋友们乖乖地、大口大口地吃完了饭。
饭后——老师说,要午睡!
吃得很撑的小斌,怎么也睡不着,老师说,不可以影响其他小朋友,要快点睡觉,下午才会精神好!
午睡后,所有小朋友都起床了,只剩下小斌一个人。老师想到小斌入睡晚,就让他多睡一会儿。20分钟后,老师去叫小斌起床,却怎么也叫不醒。结果仔细一看,小斌的口腔鼻孔有黑色污物,而且已经停止呼吸了,这才马上叫救护车。然而,最后还是没有抢救过来。
医生尸检结果:最终的鉴定意见为“小斌系因胃内容物吸入性窒息而死亡”——孩子吃撑了,还没消化就直接入睡,导致小孩子因食物倒流,堵塞气管致死。
2
近年儿童午睡死亡事件
1、年12月25日,东莞大岭山一3岁男童郭俊栩在幼儿园午睡时莫名死亡。
2、年3月14日,佛山高明3岁男童小崔在幼儿园午睡后死亡,当时小崔面色异常、嘴唇变黑。符合在小肠节段性出血、化脓性扁桃体炎及肺间质炎症反应的基础上猝死。
3、年3月21日下午,成都的5岁小女孩罗丹梅在幼儿园午睡后,巡视老师突然发现她全身抽搐,陷入昏迷。幼儿园随即通知家长,医院。但经抢救无效,罗丹梅于第二天凌晨死亡。
4、年12月3日,江苏连云港的骆先生1岁7个月大的女儿安安,在一个宝贝亲子乐园离奇死亡,园方称孩子午休后起床翻白眼,送医院后不治身亡。
5、年11月7日,东莞厦塘一名5岁男童在幼儿园午睡后,任凭老师怎么呼喊却再也没有起床。
带孩子最容易犯的10个错误!
1饱食误区:传统观念里,一定要给孩子多吃点,吃饱点,这样身体才会好。
批评:北京中医药大学刘弼臣教授说,“明代医书《万密斋》里记载——要得小儿安,需得三分饥和寒”。吃太饱反而会导致小孩积食便秘,伤害智力,影响生长发育。此外,饱食之后不能立刻睡觉,容易导致胃里食物逆流,从而堵塞呼吸道。严重者会像上诉新闻案例的事件一样,导致小孩窒息休克。
正确做法:饭量七八分饱即可,饮食时间规律,营养搭配均衡,零食辅食要限量,饭后不能立刻睡觉。
2吃东西时逗孩子误区:小编经常在朋友圈里看到晒孩子吃饭,今天把孩子逗得咯咯笑。
批评:老祖宗说了“食不言,寝不语”,进食时逗孩子,孩子大叫或大笑,随后一次深吸气,饭粒等食物就会随气流而被吸入气管内,引起呼吸道梗阻,甚至呼吸困难、室息。
正确做法:给孩子喂食时,应让孩子保持平静、专注。
3嬉戏时高抛并摇晃孩子误区:可能连我们自己也有这样的经历,被父母高高地抛起,然后旋转嬉戏。
批评:宝宝的头部体积和重量占全身的比重较大,但颈部肌肉对头部的支撑力很弱,剧烈摇晃和高抛很容易引起幼儿脑震荡,更甚者会使视网膜毛细血管充血,导致视网膜脱落。
正确做法:轻轻摇晃并没有问题,但务必用手掌托住孩子的颈部。
4随便亲吻小孩误区:萌娃满满的胶原蛋白,让父母长辈们爱不释手,当然也要狠狠地亲上一口。
批评:成人身上会有一些细菌或者病菌,大人自己可能没事,但却十分容易传染给抵抗力弱的孩子。此外,一些女性的化妆品含有化学成分,直接接触会伤害孩子稚嫩的皮肤。
正确做法:与孩子亲密接触时,大人尽量确保自己的卫生和健康,生病的人尽量不要亲抱小孩。
5坚持把尿误区:把尿是一个常见育儿行为,为了减少使用纸尿裤,让宝宝舒服一点,许多父母长辈经常会给婴儿把尿。
批评:婴幼儿自主排尿功能要随着神经系统、尿道括约肌等的发育而逐步完善。在此之前把尿,并不能帮孩子建立自主排尿功能。而且太早把尿,还可能造成肛脱、肛裂、尿频。
正确做法:婴儿一岁以前不要把尿,大一点可以进行坐便训练,日常可以使用干净尿布,夜晚可以使用纸尿裤。
6穿越多越好误区:和吃饱论一样,许多父母经常把孩子捂得严严实实,总是担心孩子着凉。
批评:孩子手脚体温低都是正常的生理现象,只是因为孩子本身心脏力量弱,血压低所导致的,和孩子冷不冷没有直接关系。捂得太厉害,反而使孩子烦躁,睡不安稳,还可能捂出痱子、湿疹,严重者还会因此死亡。
正确做法:了解孩子的冷热状况,应该摸孩子的后背或者前胸这些躯干部位,温热但没出汗,就是最恰当的。
7抱着孩子坐车误区:很多父母长辈带孩子出去玩,经常采用直接抱着孩子在后座的方式,觉得这样即便发生危险,自己也能保护好孩子。
批评:汽车时速在50公里时发生碰撞,一名体重10公斤的小孩瞬间会产生公斤左右的冲击力。这种情况下,一般没有人能抱住孩子,孩子的头部发生碰撞,后果不堪设想。
正确做法:使用儿童安全座椅,购买时,注意座椅质量,切勿贪小便宜。
8孩子发烧用酒精降温误区:从小到大,每当发烧,爸妈总会用酒精擦身体降温。
批评:孩子皮肤非常幼嫩,很容易吸收甲醇,而这种物质对脑部神经系统的危害可以说是致命的,而目即使是医用酒精或白酒擦浴,依然可能导致孩子酒精中毒。
正确做法:孩子发烧应少穿盖不要捂,可以洗温水澡,多喝水,最安全有效的方法还是看医生,根据医生嘱咐吃药。
9婴儿床头放置毛绒玩具误区:宝宝出生一定会收到各种小玩具,父母也会在孩子床头放置毛绒玩具,供孩子玩耍。
批评:在婴儿床上应避免放置柔软的物件,小婴儿会挥舞双手,或者随手抓取玩具放到嘴边,但掩盖在他口鼻上的东西,他是无法自己拿掉的,很有可能发生令婴儿窒息的危险。
正确做法:为预防可能的窒息,并降低婴儿猝死综合症的发生,千万不要在婴儿床里放置毛毯、毛绒玩具这类柔软物件。
10过早给孩子添加辅食误区:在许多父母的儿童食物进项里,总有一项辅食,希望孩子补充母乳以外的营养。
批评:母乳能够在六个月以内满足婴儿的全部需要。提前添加辅食,不但无助于事,反而会给孩子造成过重的肾负荷,并且破坏孩子对母乳的吸收,适得其反。
正确做法:宝宝满六个月之前只需母乳喂养,不必添加任何辅助食品。如需添加,建议至少等到宝宝四五个月后,从添加蔬菜汁、水果汁开始逐步添加。
赶快纠正以往旧观念吧!
总以为
经验战胜科学
实则万事皆有方
从今天起
让一切对回来
来源:杭州潮生活(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