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两篇有关干细胞临床试验治疗黄斑变性的文章同时发表在权威期刊《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上,但是他们的结果却截然不同!
其中一个研究是由来自日本RIKEN发育生物学中心的高桥雅代(MasayoTakahashi)博士领导的,她们的研究首次证明iPSCs在人体内使用是安全的。文章的合著者还包括iPSCs之父,山中伸弥教授。高桥博士的团队使用诱导性多能干细胞(iPSCs)分化出了视网膜色素上皮(RPE)细胞,并移植给了一名患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MD)的女性患者(临床备案号UMIN),成功阻止了疾病的进展[1]!
高桥雅代博士
这个案例发生在年,尽管当时就有各大媒体报道,但是研究并没有以论文的形式正式发表在学术期刊上。这次,高桥博士将详细的研究过程和2年多的随访结果发表了出来。
患者在年的时候确诊,左右眼的最佳矫正视力分别为0.2和0.15(正常视力应≥1.0)。当时,她接受了总共13针抗VEGF药物的右眼内注射,VEGF(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在黄斑病变患者眼内的浓度增加,产生不健康的新生血管。因此,降低VEGF的浓度能够抑制疾病的进展。但是,尽管接受了抗VEGF药物的治疗,这名患者的病变并没有得到好的控制,在29个月后,她的右眼视力下降到了0.09。
于是“走投无路”的患者加入了高桥博士的临床试验中。研究人员用患者自己的皮肤细胞重编程得到了iPSCs,然后分化出了RPE细胞。终于在年9月,患者接受了右眼的干细胞移植手术。
手术后患者的黄斑水肿(黄斑区的炎症反应形成的水肿,会造成视力下降)很快就消失了,但是4周后,水肿“卷土重来”。在药物的干预下,水肿得到了控制,研究人员后续也没有观察到水肿的扩大和恶化。因此,他们认为,这是疾病的进程导致的,而不是由于移植排斥和不健康的新生血管。
在术后3个月的时候,研究人员终于在患者的右眼中发现了大量存在的功能性RPE细胞,黄斑变性的“脚步”被拦住了!患者的视力恢复到了0.1。尽管没有将患者的视力恢复到正常水平,但是干细胞治疗还是阻止了疾病的进展。根据研究人员的随访,直到年12月9日,这名患者的情况一直都很稳定,没有出现过排斥和癌变,也没有再接受过其他治疗,她的右眼的状况和刚接受完手术之后没有什么差别。
来自哈佛医学院的GeorgeDaley博士在同期的NEJM杂志中发表了关于两篇研究的评论文章,其中他肯定了高桥博士这一临床成果的重要性,称“这是一个里程碑式的研究”[2]。Daley博士本人是前国际干细胞研究学会(ISSCR)主席,年干细胞研究和临床转化指南的主要作者。而对此,高桥博士也表示:“目前,iPSCs治疗可能只是有助于控制疾病,但不能完全逆转”。
GeorgeDaley博士
虽然手术很成功,但是研究人员在这名患者的iPSCs和RPE细胞中发现了两个微小的基因突变。基于对突变致癌的担忧,临床试验被叫停了。因此试验中的第二名患者最终未能接受移植手术。
然而另外一个研究中的3名患者就没有这么好的运气了,她们接受了USStemCell公司(年8月更名,曾用名Bioheart)的干细胞治疗(NCT),但是1年的随访期中,两名患者病情迅速恶化,一名患者则永久性失明了[3]!研究论文的作者之一,迈阿密大学Bas鍖椾含娌荤枟鐧界櫆椋庡摢瀹跺尰闄笓涓?鍖椾含鍝釜娌荤櫧鐧滈鍖婚櫌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