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中,所编研的《中国动物志·两栖纲》及《中国两栖动物图鉴(1990)》等系列书籍,首次完成了国家级两栖动物物种编目
天府早报记者郑其
首次完成国家级两栖动物编目
在日前闭幕的2014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中科院成都分院生物所费梁研究员牵头组成的 “中国两栖动物系统学研究”项目团队斩获我省唯一一个自然科学二等奖昨日,79岁高龄的费梁等科研人员,向天府早报讲述了这一荣誉的幕后故事这是一个花费了近半个世纪、凝结三代科研人员心血的研究项目”
野外考察:锅碗瓢盆铺盖随身带
—费梁
据介绍,此次获奖的这一项目历时50年,完成了区系调查与分类研究、专科专属的系统发育研究、两栖动物国家级编目这三项工作
江建平和谢锋谈到老师费梁对于蛙类研究的“视网膜脱落手术痴狂”,他们说,“有一次,老师用眼过度造成视网膜脱落,差点失明”对此,费梁说,那是1996年,他曾经连续两个月,每天数小时地在双倍解剖镜下解剖青蛙而导致的
意义
成都3代“青蛙迷”埋头钻研50年,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
疯狂研究:观察胚胎发育48小时不休
昨日,在中科院成都分院生物所里,记者见到了“中国两栖动物系统学研究”项目团队的研究成员项目团队共有5人,其中,从事两栖动物研究时间最短的也有21年时间最长的要数牵头人费梁的爱人叶昌媛,从事这一行业已有54年,而费梁则为53年费梁的恩师胡淑琴已于1992年去世团队的研究成员江建平、谢锋同时也是费梁的学生“这是一个花费了近半个世纪、凝结三代科研人员心血的研究项目”费梁回忆,为了填补我国在两栖爬行视网膜脱落前症状类研究领域的空白,1986年,这一课题获得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1万元科研经费在那个交通还不发达的年代,费梁和老师,时常背着锅碗瓢盆和铺盖走进一个个深山老林,采集不同蛙类的标本,积累基础数据
对于丈夫在工作上的拼命劲儿,团队成员叶昌媛已经习已为常:“当时研究进行到蛙类的胚胎发育时,他干脆把铺盖都抱到办公室去了,连续工作48小时,就是为了把胚胎发育过程全部记录下来,形成图片
本文来源:四川在线-天府早报
白癜风有什么治疗方法白癜风有妙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