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假如给我三天光明》里,作者对光明的期盼和珍惜溢于言表。现实生活中,失去光明的恐惧,却悄悄侵袭着一些原本应该耳聪目明的青少年。
这是一位因视网膜脱落就诊的青年,21岁,看起来体格壮实,但家长一开口,就说孩子总是喊累,总想躺着,老师一搭脉,发现其肝脾肾三脏亏虚十分严重,问诊得知:小时候经常因外感和扁桃腺炎大量摄入西药和清热解毒药。
上学之后功课又紧张,学习压力极大,孩子疲于应付,劳累过度,即使休息之时也会看手机,电脑,难怪视网膜会脱落下来。
《内经》曰:诸脉皆属于目。中医认为,人体五脏六腑之精气皆上聚于眼目,精气充足,目明而有神;若五脏精气亏损,则“有亡,忧知于色”。视网膜作为人主要的成像组织,全靠五脏之精气,尤其是肝脾肾三脏之精气托举。一旦五脏精气不足,人首先视力减退,继而对色彩的感知开始迟昏,再甚者会出现视网膜脱落,最终目盲的情况。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更是我们身体五脏精气的“晴雨表“。
身体要“可持续发展”,不可“竭泽而渔”,病积于细小,家长要当好引路人,多注意些成长中的细节,及时引导改正,就有可能避开大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