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医生介绍,眼结石是在眼睑内表面出现的黄白色凝结物,主要发生在有沙眼、慢性结膜炎等慢性眼病的人身上。眼结石像碎米粒一样,多呈散点状。眼结石刚长时没有什么自觉症状,以后会逐渐露出结膜表面,对眼睑形成刺激。眼结石各个年龄段的人都可能有,医院挑掉,如无异物感,用眼药水即可缓解。
熬夜用眼对眼睛的伤害现在我们来详细说下···一、视力下降
经常熬夜,眼睛本身超负荷工作,长时间用眼,易导致眼睛干涩、肿胀、疼痛,视疲劳加剧,造成视力下降。
二、干眼症
长期熬夜的话,容易出现眼睛干涩,而眼睛长期处于干燥不适状态下,也是比较容易导致干眼症或其他眼科疾病的发生。
三、眼底变性
长期熬夜会影响黄斑区,黄斑区与视力有着紧密的联系,黄斑区也是特别消耗氧气,血液缺氧的话,会造成视网膜缺氧更加敏感,易导致视神经纤维会发生变性。
四、黄斑疤痕
长期熬夜会造成视力模糊、视物扭曲、变形、缩小等等问题,易引发中心性视网膜炎,造成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视网膜病变,病变就是出于视网膜的重要地方,黄斑区,而如果是长期不愈的话,会形成黄斑疤痕。
五、视网膜病变
熬夜会加重眼疲劳,导致人体激素分泌量增高,影响到血管中的激素受体,引起血管中的收缩,导致血流量减少,影响脉络小血管,造成供血不足,造成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功能受损,进而影响到视网膜的结构以及生理环境遭到破坏。
六、眼压升高
高度近视熬夜会更容易导致眼睛疲劳,对眼睛的伤害更大,易引起视网膜脱落。而对于本身就是青光眼患者而言,更会导致眼压升高,加重病情。
用眼健康的小贴士
一、不用手揉眼睛
当眼睛不舒服时,人们会下意识地用手揉。殊不知,手上的细菌最多。美国一项研究发现,一双未洗的手可能藏有几十万个细菌,这些细菌会引起各种眼病,尤其红眼病等。因此,千万不要用脏手揉眼睛,如果眼睛不舒服,先把手洗干净,然后闭上眼睛,轻轻按一按。有异物时,也勿用手揉眼睛,应先闭上眼睛,等到眼泪大量流出时,再睁开眼睛眨几下,多数情况下,泪水会将异物冲洗出来。
二、不乱用眼药水
由于很多眼药水都是非处方药,因此不少人眼睛一不舒服就随便滴一滴,结果越用越糟。不乱用眼药水,用也得对症,眼睛红了不一定就是炎症,也有可能是过敏,如果用了消炎的眼药水,专家说这样反而会更严重。一般只要是大包装,超过0.4毫升的眼药水都含有防腐剂。如果眼睛只是干燥、疲劳症状,一般可以用不含防腐剂的人工泪液。
三、不戴隐形眼镜
现在普遍使用的隐形眼镜,都是使用高分子材质制造的,透氧效果不好,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眼睛直接呼吸氧气,使角膜缺氧,一旦有细菌、病毒侵袭,就特别容易感染。
四、冬季多眨眼
冬天天气很干燥,再加上暖气和空调的袭击,更容易带走眼膜表面的水分,让眼睛干上加干。专家介绍在干燥的季节,或者长时间看电脑、电视时,一定会多眨眼,这相当于给眼睛做保湿按摩。另外,眼睛不要对着空调吹,以免出现干眼症。
五、连续用眼不超过40分钟
专家认为,正确的用眼习惯是保护眼睛的重中之重。一次用眼超过40分钟,就要休息一下,眺望一下远处,或者闭眼休息一会,这样眼睛才不容易疲劳和干燥。
六、外出要戴太阳镜
眼睛很容易受到紫外线的侵袭,不但眼周皮肤会老化,对视力也有一定影响。因此,只要一出门,尤其是夏天或去紫外线比较强的海边、高山,就要戴上太阳镜。
七、多吃黄绿蔬菜
如胡萝卜、玉米、西红柿、西兰花、猕猴桃等,含有丰富的叶黄素和玉米黄素,都能防止眼睛的功能性退变。
八、用眼时保证光线充足
光线要充足舒适,光线太弱在正常的距离下,看近是看不清就会越看越近,光线太强会让眼睛受到光线刺激太大,眼睛会很容易疲劳。光线要避免反光,桌边应有灯光装置,其目的在减少反光以降低对眼睛的伤害。
九、随时注意周边环境
不要在阳光太强烈与风沙太大时外出门,以防止眼睛的紫外线与沙尘的伤害。不要看蓝色光源或电焊光源,它们的紫外线很强,防止紫外线灼伤。
有益的蔬菜黄色食物,比如玉米、蛋黄,可提供玉米黄素和叶黄素。它们是视网膜黄斑色素的主要成分,可增加黄斑色素密度,降低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的的发生率。黄色的胡萝卜和红薯、南瓜等还富含胡萝卜素,在体内可转化为维生素A,这对于预防眼睛干涩和保持暗适应的正常,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绿色食物,比如深绿色的蔬菜,如菠菜、卷心菜、西兰花、油菜等,玉米黄素、叶黄素和胡萝卜素的含量丰富,而且富含丰富的钾、钙、镁等矿物质,对于维持眼部肌肉的正常舒缩有重要作用,可起到一定预防近视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