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视网膜脱落 > 相关医院

天津问题气体致南通患者眼盲调查眼球受损者

核心提示:26名眼疾患者原本还能看见的眼睛,因为患有视网膜脱落症状在医院实施手术后,出现了眼内纤维素渗出、晶状体浑浊、视神经萎缩、视网膜血管阻塞等诸多症状,其中有12人单眼盲、13人视力低下、1人视力在补救后稍许改善。有消息称,单眼盲的人数有增多趋势,但未获得权威认定。院方在多方认证后,将这起医疗事故的罪魁祸首指向了生产问题医疗器械的生产厂家-------天津晶明新技术开发有限公司。连日来,蓬勃叔对此展开调查。

年6月份,发生在医院(下称通大附院)眼科的医疗事故导致26名眼疾患者眼球受损。他们当中男性10名、女性16名;年龄最大者73周岁,年龄最小者26周岁。

探访部分受害者发现,随着他们视力逐步下降、模糊、致盲,有的依靠一只眼睛看人做事,被自己骂成“独眼龙”;有的因另一只眼患疾成了“睁眼瞎”;有的靠摸索着前进,甚至用起了拐杖。这些遭遇不幸的人变得焦躁、心神不宁。

受害者告诉蓬勃叔,他们原本是因为患有视网膜脱落症状或看东西模糊不清才应医生要求实施手术,他们所选择的通大附院医院。而这26名患者均是年6月初至6月底在该院进行的手术,但他们做梦也没有想到的是,手术后的眼睛未见好转,反而看不见了。

医生经多次复查后实施补救措施,但最终还是晚了。

罪魁祸首被指问题气体“全氟丙烷”

蓬勃叔注意到,这26名患者出现不良症状前有一个共性,那就是全部使用过一种名为“全氟丙烷”的气体。他们的主治医生、通大附院眼科副主任陈辉解释,治疗玻璃体视网膜疾病大部分需要通过手术来解决问题。而在手术过程中需要在切除玻璃体后,再将油、气或水作为填充物填充,而气体在手术后会慢慢被吸收。

26名患者全部手术失败?该院有关人士透露,事发后,医院曾一度陷入紧张状态,经严密调查后排除手术或感染等原因,最终锁定目标:全氟丙烷有问题,并在同年7月4日上报南通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接报后,通大附院送达的不良报告显示使用问题气体后,发生机体葡萄糖膜炎反应,且造成机体机构损伤,我们立即在全市发布紧急停用通知。”南通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相关负责人称。

该院医学装备处登记台账显示,26名患者使用的全氟丙烷气体统一批号为,一共购进40支,每支单价元,出售给患者元,剩余14支中,有6支在事故发生后用于动物实验(均出现不良反应),另外8支被送至江苏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鉴定。

蓬勃叔还调查得知,南通方面及江苏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在掌握这一情况后也当即上报至国家主管部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在同年7月9日发出特急文件,要求全国各地暂停销售使用这一批次的产品并召回。7月27日,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检验报告显示,全氟丙烷气体的含量、皮内反应不符合规定,检定结果为不合格。

补救收效甚微

陈辉是当时的主治医生之一,也是业内知名专家,患者不良症状发生后,对他造成了很大的心理阴影。他曾多次赶赴受害者家中探视并跟踪治疗。一主治医生称,由于问题气体的副作用直接导致患者的人工晶体表面有大量纤维性渗出,眼部充血,导致进一步恶化。“事实上,经过我们全力抢救,并请来上海和北京的专家多次会诊,一部分患者暂时保留了一定残余视力,但会不会恶化,还很难说。”

截至13日,通大附院给出的结果仍是,12人达到单眼盲的标准,13人达到低视力标准,1人在补救后有所改善。“到底是失明还是致盲,最终结果应由第三方权威机构认定。”该院一位施姓人士说。

今年73周岁的王信娣是通州区川姜镇人,因左眼被诊断为视网膜脱落在通大附院实施手术。原本还能看见的左眼什么也看不见了,由于右眼患白内障,她自称“睁眼瞎”。“眼睛没有了,这活着还有什么意思,天都塌下来了。”

受害者王信娣(右)与老伴季跃康

“医生给我做过补救,放掉眼内的问题气体,换成了硅油,但丝毫没有转机”王信娣说。儿女均上班,王信娣本指望治好左眼专心照顾患脑梗的老伴,这下两个人都没人照顾了,对她的精神打击也不小。女儿称,由于看不见,老人家经常在做饭时,把盐当成味精、酱油当成油倒进锅里是常有的事。

62周岁的陆江平是通州区张芝山镇人,也因右眼患视网膜脱落在通大附院实施手术,但在手术后同样一点也看不见了,经过医生反复复查,才认定为充入的气体有问题,同样被放掉问题气体,重新用硅油填充治疗,但依然不见好转。

受害者陆江平(左)与妻子汤水芳

现在,原是家里顶梁柱的他,一直走在讨要光明的路上,他希望有关部门尽快解决他的这一难题,好让他过上正常的生活。

院方:厂家迄今仅垫付了3万元医疗费

事发近一年,患者、医院、厂家就像一出游戏,医院,医院找厂家,却至今未果,受害者的诉求沦为儿戏。

“我们找了院方若干次,院方也一直在与厂家沟通,我还年轻,不希望成为被踢的皮球,希望各方拿出对受害者负责任的态度出来。”要求匿名的受害者今年才20多岁,正是朝气蓬勃、干事业的光景。“眼睛瞎了,对象怎么办,事业怎么办。”这位受害者向蓬勃叔介绍时泣不成声。

蓬勃叔从南通中级人民法院得知,26名受害者中,王信娣老人因迟迟得不到维权结果,已将通大附院诉至崇川区法院,但在今年4月7日开庭时尚未判决。而医院也在年12月份将厂家天津晶明新技术开发有限公司诉至崇川区法院,目前已被立案。

据医院方告知,通大附院与厂家多次交涉后,厂家分别在年7月6日、8月24日委派肖姓及吴姓负责人前来沟通两次均未果。院方曾要求厂家先行划拨10万元,确保患者后续治疗,但在多次催款后,厂家仅汇来3万元。“厂家毫无诚意解决问题,医院和医生背了黑锅,无奈之下,才将对方告上法庭。”

受害者透露,各方也曾承诺尽快处理善后事宜并全力恢复光明,但遥遥无期,才导致这起事故集中爆发。“这是一次性的伤害,完全恢复术前的希望渺茫。”通大附院一匿名负责人颇为无奈。截至发稿前,蓬勃叔多次拨打肖姓负责人手机了解详情,均处于无人接听状态。

有业内人士希望有关部门立即约请第三方机构对此展开调查,或尽快公布调查阶段性结果,并向全社会公布导致患者眼部术后受损的直接证据!

此前媒体报道:医院问题医疗气体已致12人单眼盲

日前,医院(医院)26名眼疾患者术后出现不同程度的眼球受损,多名患者称眼睛几近失明,纷纷维权讨要“光明”。人民网记者今日上午从该院获知,这26名患者中已有12人单眼致盲。

此前,记者从医院了解到,发生意外的26名患者均在年6月份在该院眼科治疗,随后出现眼内纤维素渗出、晶状体浑浊、视神经萎缩、视网膜血管阻塞等不良症状。后经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及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所认定,此次患者使用的医用气体为问题医疗器械,已被紧急召回。鉴定结果显示,医院为患者使用的批号为的全氟丙烷气体的含量、皮内反应不符合规定,检定结果为不合格。

11日,通大附院院方向记者透露,这26名患者均是在该院治疗视网膜脱落时,经医生注射了一种眼用全氟丙烷气体,目前已致12人出现治疗眼单眼盲、13人视力低下、1人视力稍许改善,已断定与天津晶明新技术开发有限公司生产的上述批号产品有关。但该人士对该医疗器械的进货渠道及手术过程拒绝向记者透露,也未透露此次医疗事故前通大附院使用全氟丙烷气体的患者人数。

有患者称,时至今日,这26名患者尚未收到任何一方的致歉及善后处理事宜,更未公开问题气体的毒性。通大附院自称他们也是受害者,将与患者一起通过法律途径向厂家讨要说法。

对此,记者多次联系厂家以及天津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但截至发稿前,对方均没有回应。(人民网4月9日报道)









































北京治疗白癜风术需多少钱
白癜风的诊断



转载请注明:http://www.vviuov.com/xgyy/10563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