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文网络
小周天速成法,包括四个内容:第一是以音助气通周法;第二是养气法;第三是开周天密法;第四是聚气法。现分介绍如
1.以音助气通周法:
首先介绍小周天功中,任督二脉上的九个穴位区域称为上丹田;两乳头连线的中部,膻中穴附近的区域称为中丹田;腹部脐下四寸,包括肚脐在内的区域称为下丹田;两阴之音的会阴穴部位及附近的区域称为会阴;尾椎根部,督脉的起点称为尾闾;脊柱上与肚脐相平对的部位及附近区域称为命门;颈椎与胸椎的连接处称为大椎;后脑中部玉枕穴部位及附近的区域,称为玉枕;头顶部,两耳尖连线的中点及附近的区域,称为百会。人体上半身前面中线,由下齿龈至会阴的一段,称为任脉;人体背部中线,由尾闾到头顶至面部上齿龈的一段,称为督脉。任脉是阴脉之海,统管六条阴脉。督脉是阳脉之海,统管六条阳脉。小周天就是指真气经过前述九个区域、沿这任督二脉循行。
小周天速成法,采用以音助气通周法,即通过练功时,师父发出的声波和学功者本人的意念,引导气沿着任脉督脉循行。此时,教功者的每个声音,载有他全部功能和功力,作为一种载体,发射出去,声音在此起了信息元的作用。学功者接收到这信息后,随着教功人的声音用意念引气循行。
学功者全身放松,两脚踏地,站、坐、卧均可,注意下丹田,想象自己的任督二脉是一根环型的透明管路。教功人往你下丹田处投进去一个透明的“火炭”,下丹田开始发热了。你用意念推着这个“火炭”,随着教功人的声音开始运行。“火炭”循行到哪个部位,你就体会那儿的气感。酸、麻、胀、沉、热、痒、凉等异常的感觉,都为正常,各种感觉因人而异,以热、凉居多。采用自然呼吸,眼内视气循行的路线。气的运行轨迹为:下丹田→会阴→尾闾→命门→大椎→玉枕→百会→上丹田→中丹田→下丹田。如此循环下去。此功法主治心脏病、神经衰弱、肾病及其它上半身的疾病。带练此功可出现以内视功能。收功方法:搓双手——双手相对搓擦,目的是提高手掌部位的生物电位、增加热能,为下一下做准备。干浴面——古代称为“驻颜术”。用双掌从上至下擦面,加上意念,让脸部的皱纹打开这可使面色红润有光泽,延缓衰老,青春常驻。拍打头部——由前至后,痛处多拍。这两项主治头晕、头胀和神经衰弱。干梳头——由前至后,用双手十指梳理头部皮肤,指尖要接触头皮,此法主治神经衰弱、头晕、头胀、偏头痛等。搓耳朵——双手分别搓捏两耳廓和内外部,有痛点处为捏的重点。然后向后拽耳垂,这是一种全息疗法,全身各部位在耳朵上都有反应点,故搓耳朵相当于全身按摩。另外,肾开窍于耳,常做耳部的按摩有强肾之功。擦大椎——用手搓擦大椎处。包括按摩颈椎,大椎为颈椎和胸椎的连接处,易受风寒侵入,练功出汗后,更要将此处的汗擦干。以上收功的动作要领与养生剑指桩收功动作相同。仙鹤点水——用下颌部做前后划圈运动。擦大椎和仙鹤点水两式能防治颈椎病,亦能帮助打通玉枕关,对通周天有明显效果。
搓手、干浴面、干梳头、拍打头部、搓耳朵、擦大椎、仙鹤点水等7个收功动作,在急需收功的情况下,可不必全做,只做“拍打头部”,让留在头部的气下沉至下丹田,内视下丹田一会就可,或只做一口深呼吸也可以。
2.养气法周天速成功法中,小周天部分是与养气法相配套的,养气法是结丹之法。
体态:站、坐、卧均可。全身放松、自然呼吸,意念注意下丹田(女同志在月经期意守中丹田),似守非守。两手叠放于下丹田部位、掌心轻贴腹部,男者左手在里,右手在外,女者相反。长期习练,真气便在下丹田处凝集,形成一“气团”,即所谓的“丹”。也可以全身放松,哪儿都不守,在这种全身放松的状态中有些病可以自然好转。亦可以意守病灶处。
以音助气通周法是练,养气法是养。“中功”提倡以“养”为主,以练为“辅”。不养气则体内真气很少,光空转。效果不好,更难以结丹。养出功能,练出功力,从时间上分配,养应占三分之二,练占三分之一的练功时间。养气法习练一段时间后,可出现体感功能。
3.聚气法此法在以音助气通周法之前做。自己习练周天功或开天目训练之前,也可习练聚气法。
意念:把自己置于宇宙之间。默念“我在气中,气在我中,天人合一,气为我用。”做法:全身放松,观想到自己在朦朦宇宙真气中之后,用右手掌在下丹田处划圈,男向左旋转,女向右旋转,由小到大,大至把全身都划在内,再从大划至小。划时意想宇宙的真气能、光能被你调过来,向划圈的中心点小腹处聚集。功效:这是一种快速聚气的开放型妙法。借宇宙真气通周天,无需“积气冲关”,可用此法在很短的时间内,使体内真气聚满,然后进行周天运行或进行开天目的训练(有足够的真气去激活松果体)。
小周天速成法以自然舒适为度,简便安全,不出偏差。但并不是百分之百的人都能速成。这涉及到人们的经络类型,经络迟钝型的人在转周天时,自己没有任何气感。这种类型的人,不必强求周天的感觉,可以转练其它功法,如练治病、练意念力等,经络极敏感和敏感型的人,在很短的时间内便可达到络络周天的程度。
养生剑指桩1:站桩
体态、意念、呼吸方式及气的运行轨迹:
两脚略宽于肩,两腿微曲,自然松立,意想两脚入地九尺,天地人合一,我不大动。两臂向前松直抬起,掌变剑指,虎口向上,眉心舒展,面带微笑,把远处的声音收入耳底,目光平视,凝神入气穴,开始配合呼吸,呼吸方式为逆腹式体呼吸。吸气时,收小腹,意想把宇宙间真气都吸进来,通过全身毛细孔吸入下丹田;呼气时,意想气从两臂和剑指出,意念始终不离指尖。习练此功法时,有心脏病和体力非常差的人开始阶段两臂可以不抬起,呈自然下垂于两腿外侧,但掌心必须变剑指。
功效:A:协调阴阳,增强体力,变上实下虚为上虚下实,内气充足,底盘有力,有相当一部分人刚站桩时,两腿颤抖或两臂、两手不均匀地抖动,此为体力不支或阴阳不协调所致,习练一段时间后,这种现象会自然消失。B:对胃肠系统的疾病有特殊疗效。正常人的自然呼吸方式其胸膈运动仅在1--2公分,而习练逆腹式体呼吸时,胸膈运动增大到4--5公分,胃肠系统在这种呼吸方式中得到自然按摩和蠕动,使消化、吸收功能更强,同时,使病灶处的经络经过运动后变得顺畅。C:调节胖瘦,使人健美。逆腹式呼吸可使腰围变细,胖人站桩时,可把桩变得低一些,运动加大,逆腹式体呼吸加低位站桩是中功减肥绝技。瘦人(遗传性的瘦体形除外)站正常的桩位,即可增加体重。D:采气、发气:体呼吸是在用全身的穴位和毛细孔往里采气;剑指出气,则是用剑指在发放外气,剑指发出的气是凉气,对治疗热症有特效。用这种呼吸方式发放外气,对自己有益无害,吸进的多、呼出的少,且吸的面积大,呼的面积小,剑指尖的压力压强大,外气强。E:诱发体感功能。体呼吸和养气法配合习练,到一定阶段便出现体感特异功能。 2:收功呼吸方式:自然呼吸。体态、动作、意念、及疗效:(1)搓双手,(2)擦面,意想非生理原因出现的皱纹舒展开,(1)、(2)两式来自古代的驻颜术。(3)干梳头,指尖要接触头皮,向前向后梳理。(4)拍头,由轻及重的拍打,头部哪儿不舒服就在哪儿多打,重打,3-4两式主治神经衰弱,头晕、有胀、偏头痛,头发脱落,亦可防止或纠正气滞头顶、泰山压顶等气功偏差,此式可以在脑力劳动之后,单独习练。(5)搓耳朵,从上到下要全部搓摩,在耳垂处手法要重一些,以搓热搓红为度。这一式是利用全息疗法和耳针疗法的原理进行全身性的按摩,搓摩时哪痛,说明哪个反映点的体内相应部位有病变,对这个反映点就要多搓摩,单独习练此式时,应直至疼痛消失为止。肾开窍于耳,故此式又是强肾的功法。(6)擦大椎(含掐颈椎),站桩之后易出汗,大椎是颈椎胸椎的衔接处,空隙大,最容易受风寒,故练功之后,一定要将此处的汗擦干。同时,擦大椎和掐颈椎又可防治颈椎病。在掐颈椎是,要注意在痛点僵硬处多按摩,单练此式时,可直至不痛不僵为止。(7)循经排打两臂,先打左臂,自上而下,前后左右都要拍打到,再打右臂,力量要由轻至重,此式对疏通手三阴,手三阳的经络有较好的效果,可治疗两臂的疾病,对治疗心脏病和肺病有一定的疗效。(8)前后摔臂,此式防治肩周炎。(9)拍打胸背,拍打时要含胸,切忌挺胸。(10)拍打腰腹,击打腰腹时要气沉丹田,把腹部胀起。(11)拍打两肋,把上身没有拍打到的部位都拍打到。(12)两脚叉开,弯腰用手心拍打两肾。然后慢慢起身,先起臀部后抬头,自然松立,两眼微闭,内视两肾,体会肾间气动的感觉。此式是强肾的功法,肾脏有病的人可单独多练这一式。(13)弯腰排打两腿,前后左右,从上到下都要排打到。(14)手扶双膝,内旋九次,外旋九次。(15)左腿收回,手扶双膝,由左向右旋转九次,由右向左旋转九次。(16)身体慢慢直立,活动脚腕及脚趾关节。从(7)-(16)式都是武术气功中的拍打练法,是金钟罩、铁布衫的基本功,坚持习练,(7)-(16)式不仅可以增强抗击能力,而且有助于周身气血旺盛,顺畅,下身拍打亦有利于肾功能的加强。(7)-(16)式对类风湿、风湿性关节炎有特效。此功法的最佳习练时间是清晨,面东而练。
蛹动贯气法此功法亦分两部分,第一部分是蛹动搂气,第二部分是采气贯气。
一、蛹动搂气1.体态、动作、意念、呼吸:
两脚略宽于肩,全身自然松立,眉心舒展,面带微笑,凝神入气穴,眼帘微垂,自然呼吸.两手从自然下垂的最低位起势,虎口向上,掌心向内做蛹动搂气动作,意想宇宙间真气都被搂过来,穿过身体的中线,分别向身体两侧平行划圈。搂气要与全身蛹动相配合,以上肢的搂气动作带动全身的蛹动。蛹动搂气由下至上共分六个层次。尾椎为一,腰椎为二,胸椎为三,颈椎为四,玉枕为五,上半头为六。2.功效:
A蛹动可治疗颈椎、胸椎、腰椎、尾椎的病,对打通督脉亦有较好的效果。脊椎上有病的患者,哪一节有病,可在哪一节单独蛹动,以出现痛感为宜,何时痛感消失,何时病灶痊愈。B搂气的动作及意念都是在练气采气,发气,只不过是按照六个层次在往里采。此式有利于打通玉枕,向上半头搂气,有利于激活松果体、打开天目,故此式又是开天目的练法之一。
二、采气贯气
1.体态、动作、呼吸、意念、气的运行轨迹:
蛹动六次以后,开始采气。两臂松直,成45度角向上伸出,抬脚跟,意想两掌与天相接,宇宙间真气从劳宫吸入。当两手有气感以后,屏住呼吸,两掌并拢掌心向下罩头顶,体会头顶的气感,停留一会儿后呼气,意想气从头顶贯下,两掌向内并拢下行,脚跟自然下落,两掌行至下颚处合十。合掌继续下行至中丹田(膻中)。两掌分开,掌心向下,气随掌同时沉至下丹田。两手交叉置于下丹田处,男左手在内,右手在外,女反之,自然松立,深呼吸三次,把气沉入下丹田。
2.功效:A劳宫吸气是练采气功能的;B并掌罩头顶是帮助习练灌顶、开天门的;C全式又是疏导任脉的;D贯气有利于打通中脉,是通灵密法之一。
颤抖功
体态、动作、意念:两脚踏地与肩同宽,两手自然下垂,两腿微曲,全身松立,眉心舒展,面带微笑,全身做有规律的上下颤抖。颤抖一阵之后,身体松立,意想全身的病气、浊气、疲劳之气顺着已经通畅的经络排入地下。排一阵病气之后,放弃排病气的意念、意守下丹田静养一会儿,内视真气在体内运行的情况。最后深呼吸三次,将气沉入下丹田作为收功。此功可随时随地练,不受场地限制。呼吸:自然呼吸。
功效:A排病气。在中学上物理课的时候,都要接触这样的一个实验:一块玻璃板上面撒上薄薄的一层铁屑,玻璃板下面放一块磁铁,然后拿这块玻璃板,在距离磁铁很近的上方做有规则的上下震动。一会儿,我们就会看杂乱无章的铁屑被磁化了,开始进行有序化的排列。人体内有生物磁,生物磁也受磁学规律的支配。生病的人,生物磁杂乱无章,经络也变得不顺畅;健康的人生物磁排列有序,经络顺畅。生物磁与地磁相比微不足道,它相当于玻璃板上面的铁屑,地磁则相当于那块磁铁,大地相当于玻璃板。当你有意识地上下颤抖时,体内杂乱无章的生物磁很快被更强的地磁磁化,且形成有序化排列。生物磁的有序化导致经络的顺畅,在这种情况下,施加一个意念,让全身的病气顺着已经通畅的经络排入地下,就会起到排病气的作用。B主治神经衰弱、头晕、头胀。习练之后亦有一种形象高大的感觉,头脑清醒。尤其适于脑力劳动者习练。C是一种全身性的调理,练后周身轻松。
行功
体态、呼吸、意念:行走时脚跟先落地,要一步一个脚步印地。呼吸采取体呼吸,即,吸气时,意想宇宙间真气通过全身的毛细孔吸入体内;呼气时,意想全身的病气、浊气、疲劳之气通过全身的毛细孔射出去,射透天边。呼吸要与走咱的速度相配合,不宜快行。
功效:①练出自然换气的功能;②体呼吸的方式导致体感功能的出现;③脚跟先落地,可以调动肾经,故强肾固肾的作用。
卧功
体态、呼吸、意念:
开始是仰卧,全身放松,两手置于身体的两侧,进行体呼吸。吸气时,意想宇宙间真气通过全身的毛细孔吸进来,呼气时,意想全身的病气,浊气通过全身的毛细孔射出去,射透天边。做一阵以后,放弃“吸”、“射”意念,一切顺其自然,只知道自己还在练功就行。也可用侧卧的方式习练。身体向右侧卧,右手心向上,置于头侧,左手放在左胯上,两腿自然弯曲。进行体呼吸,意念同上。可在练功态中入睡,睡醒时,不要急于起床,这种在练功态中睡着,又在练功后起床的练法,等于一宿都在练,增长功力较快,练此功经常出现一种飘浮感入静越深,这种感觉越明显。待到入定之时还会出真的飘浮离床的现象,不过,这个比例非常小,还不到万分之一。故古代又称这种睡功为睡仙功。凡遇此类情况均为好现象,不必惊慌害怕,也不必欣喜。要注意保持平静,一切顺其自然。
功效:①对神经衰弱、失眠、多梦的病症有特殊疗效;②出体感功能;③长期习练可自然转入胎息,易入定。
提肾功
体态:站、坐、卧均可。练法:意念使内劲将肛门和肾往上提至肚脐。肛门和外阴上收的动作叫“提肛缩肾”。此处的肾分为外肾和内肾,外肾即是外阴,内肾即指肾脏。呼吸:①自然呼吸;②吸气时提肛缩肾,呼气时将肛门和肾放下去。练此功法,不受时间和场地的限制,亦可在与别人谈话时,或做其它工作的同时习练,一提一松为一下,每次不超过20下。功效:主治肾脏疾病,主强肾。亦可治疗胃肠系统疾病、妇科病、泌尿系统疾病、脱肛、痔疮等等。
通周辅助功
通周辅助功是小周天的辅助功法。
体态、呼吸、意念:采用高位撑的体态,在沙发扶手、桌子、床头等两尺高以上的地方均可习练。开始只做简单的机械运动,不管呼吸,不加意念,待两臂感到微酸,累的时候,开始加意念并配合呼吸。身体向下时吸气,用全身的毛孔往里吸,要吸满。起身时,双手支住身体,全身放松,不要急于起做连续动作,在支起的过程中休息一会儿。起身时呼气,意想体内的真气顺着尾闾往上走,经督脉,百会降入下丹田、会阴。一呼呼一圈。连续撑一阵后放松站立一会,便可收功。
功效:①增强内气,经常练这一式,会感到内气沿着后背一片片地往上运行,平时坐,站的时候,也经常出现尾闾处有气往上升,且面积很大,这都是真气充足的表现;②治督脉上的疾病,因气足时要冲击两侧俞穴,故又是对上半身的全面调理;③打通小周天。
介绍人体透视功能,这方面的训练方法比较多,大致可以归为这样几类:
第一类属于拉线的方法,什么意思呢?就是让宇宙间的真气或体内的真气在不同的角度都通过松果体,刺激它。如内功术中的拉线,把气从中宫真透,从百会进一直到会阴,也可以前后左右把宇宙间的气调过来,然后让它通过松果体的位置反复刺激它。还有道家传统功法里的周天运行,也是让气沿着任督二脉转,气一转到玉枕往上,它必然的刺激松果体,象这类气从体内或体内调进来,都经过松果体那个区域运行的都属于拉线的训练方法。
第二类属于聚气法,聚气法包括意守,过去讲意守上丹田,意守泥丸宫,意守玄关,意守山根,这都属于聚气的方法,为什么聚气呢?注意那个位置,意到气就到,时间长了,松果体那个部位的气聚得比较多了就可以把退化的视网膜激活,然后就出现所谓开天目现象了。我们中功三部功中的养神法也是这个类型的,一部功小周天速成法属拉线型。
第三种方法属于观想法。观想在佛家功里用的比较多。可以观想体内,也可以观想你崇拜的师父或者是佛家的佛祖、道家的老子等等。你观想什么就等于这个部位放松了,接收你观想人和物的信号,仍然等于用这个部位采气、采光、采能量。能量积聚多了。就可以把退化的视网膜再重新激活,开天目。观想的开式非常多,有的是观想人,也有一些就是看镜子,看镜子看时间长了以后,突然开天目了。也有人是看树、看花、看墙、看玻璃、看一盆水。观想训练法中还包括在返观内视状态中假设体内有盏红灯或一团火,先把它置放到下丹田然后用灯和火的光照亮人体,返观内视。程序如下:体内照得通明之后,学功者按着五脏六腑的顺序一个一个地看,然后再看骨头,全身所有的部分按照你自己编的程序从头到尾看一遍,最后再看表皮,从前到后,从上到下,从左到右,都看一遍。如果你是属于顿开型人的,在这个看的过程中基本上就开了,包括我们的函授学员。如果你具有这方面的慧根,是顿开型的,你按照我们刚才所说的方法去默想我的形像或念我的名字,身上有气感以后按照我刚才说的顺序走一遍,有人马上就开。但属于渐开型的人就要长期训练了,这些都属于观想法的内容。
第四类属于前三类的综合使用,具体方法就是中功的蛹动贯气法中的搂气,当气搂到上丹田时,要加意念气送到上丹田,送到松果体的部位,然后把它扒开。这时脑里面反应很明显,这个扒相当于拉气,是横向拉气。另外,蛹动贯气,到上丹田时加观想,注意上丹田的部位,这等前三种方法的综合使用。
第五种方法是震颤法,全身放松以后,注意松果体,这时加一个意念让松果体震动,只要你真正放松了,气感敏感和极敏感两种类型的松果体在里面很快就震颤起来了。在震颤的过程中体内从来都不会动的部位也会突然动起来了,退化的视网膜也可能一下被激活,使你开了天目,像随意气功开天目的方法就包括这个。
我们气功训练的天眼在表面上是看不见的,是无形的,它是在人脑子里面。具体说,在什么位置呢?是在两个耳朵尖往上大约1寸的部位穿进去,并在两眉心略上一点往里穿的这三连接处,有一个像松树果实一样的小东西,西医把它叫松果体,是根据形状命名的。现代解剖学对松果体研究的结果表明,松果体有这样三个作用和机制,首先发现松果体内有退化的视网膜,进一步研究发现,松果体有呈像能力,接下来深入研究发现,松果体有抑制性成熟的作用。排毒养生??
北京看白癜风最正规的医院北京治白癜风去哪个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