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到北京看眼病,有多少患者知道马志中这个名字?一直想重点介绍这位医德和技术兼备,对医术要求很高的眼科界大咖。还有因为他的新型手术方法在去年举办的世界最高水平眼科会议上受到赞誉。
今天就给大家好好介绍一下这位眼科界“玻璃体视网膜手术一把刀”。
马志中的名望在医疗界尽人皆知,当年辽西农村中那个不善言辞的赤脚医生,如今已成为全国眼外伤领域的权威。
他的“赤脚”也从辽西走到沈阳、走进北京、走出国门。但不论周围有多少鲜花和掌声,马志中始终没有忘记医生对患者那份真诚,这也与他的成长经历有关。
小时候,母亲由于长期贫困饥饿、积劳成疾。他不得不辍学回家,照顾生病的母亲。偶然发现了姥爷留下的医书,自学配药、针灸。
后来母亲的病情渐渐好转,乡亲们就推荐他当了赤脚医生,年又推荐他到沈阳医学院医疗系学习。毕业后,马志中被分到了沈阳医学院二附院,从此开始了与眼科的不解之缘。
外科一直是许多医学生的期望,而身为干部和党员,马志中却主动选择了眼科。
年,马医院进修,成为他从医生涯的转折点。
他的导师宋琛教授是中国角膜移植术的创始人之一,马志中把从宋琛那里继承下来的角膜移植手术经验同当时先进的显微角膜移植术相结合,形成了自己的技术风格。
在几十年后的今天,马志中感慨当时还为没有学外科而遗憾,但现在,从事的眼外科照样实现了当年的愿望。”
年,马志中赴日本临床眼科研究所深造。两年后回国,将在国外学到的先进经验与科室实际情况相结合,对当时尚不成熟的人工晶体手术进行全方位探索。
经过不到半年的艰苦实践,他在国内最早开展了这种手术。正因学术成就斐然,马志中于年由主治医师破格晋升为教授,开始真正步入眼科界的学术殿堂。
上世纪70年代诞生的玻璃体切割术打破了很多手术禁区,给无数眼病患者带去光明。
遗憾的是,当时我国在这项技术上比西方落后了近15年,既缺乏好的器械,又缺乏能完成手术的人才,众多患者在黑暗中焦急期待着。
马志中接受了这个新挑战。当时国内很少有医生能掌握这项技术,他在几年间实施了近例玻璃体手术,治愈率不断提高,尤其在处理眼外伤中表现出独创性。
年,马志中在第一军医大学进行手术表演。来自美国的眼科专家弗罗斯特赞不绝口:“马医生的手术适应性太惊人了!无论条件如何困难简陋,他都能把手术做好。”
自此马志中的治疗手术受到了来自国内外眼科界的北京治白癜风效果好的医院北京怎么治疗白癜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