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视网膜脱落 > 临床表现

在眼睛上动刀,风险比拔牙还低

在眼睛上动刀,本就让人恐惧。

尤其是,听闻有些人做完白内障手术后,眼睛近乎失明,更让一些白内障患者不敢做手术。

眼科专家张广斌教授劝患者放心:

白内障手术是安全系数相对较高的手术之一。

他是厦门大学附属厦门眼科中心副院长、白内障专科学科带头人,有近30年复杂白内障的诊治经验。

他说,白内障手术是微创手术,能把切口控制在2毫米以内,对眼部组织的损伤非常小。

“国外曾做过一个对比,白内障手术的风险系数,比拔一颗牙齿的风险还要低好几倍。”

受访专家:张广斌

厦门大学附属厦门眼科中心

■副院长、医务部主任、主任医师

■白内障专科学科带头人、教授

■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白内障与人工晶状体学组委员

有些患者身上集中了医生最不希望看到的情况说白内障手术风险不高,可能有人不相信。谈及此,张教授感到遗憾:“有些患者的情况本身太复杂了。”尤其是两点:超高度近视和眼底问题。这会让白内障手术难度增高,手术风险飙升,对医生的技术水平要求很高。有些患者不是普通近视者,而是超高度近视,度数或超过度。“很多临床研究表明,高度近视患者发生视网膜脱落的风险,是正常人或低度近视者的5~10倍。”高度近视者(度以上),眼轴比正常人长,超高度近视者(度以上)就更不用说了。如果把眼球比作鸡蛋,视网膜就如同鸡蛋里的那层膜。近视度数越高,“鸡蛋”越长,“鸡蛋膜”被拉扯得越薄、越脆弱,稍有风吹草动,就容易穿孔破裂、掉落。进行白内障手术,不可避免地对眼部组织造成扰动。高度近视者便更容易发生视网膜穿孔、脱离。还有些患者术前有眼底问题。超高度近视者中,不少是病理性近视,往往伴随着眼底问题。一般最好先进行眼底治疗,再做手术。否则,术后视力难以得到理想的恢复。另外,眼睛外伤史,也是风险因素。怕自己风险高,迟迟不敢做手术可能越拖越难白内障手术有风险,还不如不做手术?临床上,有类似想法的白内障患者不少。他们觉得,自己有各种各样的“特殊情况”,担心手术风险高,将手术时间一拖再拖。却不知,时间拖得越久,手术风险也可能变得更高,或带来其他问题。糖尿病:怕伤口无法愈合?

糖尿病患者皮肤上有伤口,很难愈合。

便有患者担心,手术后眼睛有伤口,也会这样吧?

实际上,进行白内障手术后,伤口是通过眼内外压力差来愈合的,跟人体的愈合能力不相干,不用担心。

合并糖尿病的白内障患者,白内障的病情发展往往比普通人更快。因为,体内持续的高浓度血糖,会加剧晶状体的混浊。

若犹豫再犹豫,白内障都“熟了”,才下定决心做手术,效果就没那么好了。

更重要的是,糖尿病患者多存在视网膜病变,严重者会失明!必须定期检查、及时治疗。

但白内障造成的晶体混浊,却使医生难以发现视网膜病变。

张教授提醒:术前术后,一定要严格控制血糖!否则,术后可能更容易发生炎症反应。

高度近视:怕视网膜脱落?高度近视者本来就有视网膜脱落的风险。部分患者手术前,视网膜就存在一些小破口,再加上手术的刺激,术后容易发生视网膜脱落。但也不用过分焦心,术前必须做好彻底的眼部检查,尤其查眼底,及早发现、处理眼部问题,即可降低风险。少数超高度近视者,白内障进展快,会发展成“黑内障”——晶体严重混浊,变成黑色,硬邦邦,取出很困难。部分高度近视者,手术中可能感到眼睛胀痛。部分超高度近视者,合并后巩膜葡萄肿、黄斑变性等问题,会造成视物变形,比如看到高楼有点倾斜。这种情况术前就存在,但由于高度近视,察觉不出来,术后视力改善,就容易察觉了。

△张广斌教授正在做手术

黄斑变性:怕术后失明?黄斑是位于眼底的组织。黄斑变性在50岁以上人群中很常见。有长者看不清,以为只是老花,其实也与黄斑变性有关。有患者担心,两个眼病叠加,手术很危险,甚至会失明。其实,黄斑变性本身对手术没有影响,除非眼底有严重问题,才会影响术后视力。更应注意的是,如果患者白内障程度越发严重,晶体混浊,医生难以观察到黄斑的情况,不利于黄斑变性的控制和治疗。

哪些患者,手术可以缓一缓?

张教授说,白内障程度不深,不影响生活,手术可以先缓一缓。

他打了个比方:一位60岁的长辈,得了轻微白内障,晶状体混浊程度不高,但视力并没有明显下降,或只是有轻度散光,可暂不做手术。

这些情况,考虑做白内障手术1、视力下降到0.5以下,即便戴眼镜,白内障也影响到生活,再考虑做手术。2、视力在0.5以上,但眼睛的对比敏感度严重下降,视物模糊,也可考虑做手术。

张教授遇到过一种特殊情况,有家属带着家中患有白内障的长辈,来到门诊中,催促他赶快帮长者做白内障手术。

长者做完手术后,视力恢复得很理想,但他总觉得眼睛不舒服,不适应。

“老人家觉得做不做手术没有太大区别,心不甘情不愿的,最后可能适得其反。”

规避风险,关键是:检查!检查!

如今,白内障手术没有绝对的禁忌症。

相反,随着各种新设备、新技术的出现,过去的一些禁忌症,已不再是障碍。

张教授强调,要规避白内障手术的风险,手术前,必须做好充分检查、综合评估。

有些眼部问题,需要先治疗后手术;有些问题,医生需要在术前心中有数,下刀才利索。

手术后,一定要复查,不能嫌麻烦。

术后次日,医院复查,检查视力恢复情况、眼压等。术后一周、一个月内,也应继续复查。

还要严格遵医嘱,使用抗菌药物,以防感染。

若术后突然出现视力下降,眼胀、眼红肿、疼痛、畏光、流泪等情形,不要拖延,应及时就诊。

术前要做什么检查?对照这份清单,别漏了!

张教授介绍,术前检查主要包括两方面,一个是全身检查,另一个是眼部专科检查。

★全身检查:

√血常规、尿常规、肝肾功能、空腹血糖、心电图、胸片等。

★眼部专科检查:

√眼部B超、OCT:B超可观察玻璃体等部位的健康情况;OCT(即光学相干断层扫描),可更详细观察患者的视网膜、黄斑等眼底有无病变。

√A超或光学相干生物测量仪:测量眼轴长度、角膜曲率等,以计算要植入人工晶状体的度数。

★其他:视功能、眼压、角膜、晶状体、干眼检查等。

术后眼干、怕光流泪,是手术失败了吗

★眼干

白内障手术时间很短,只有几分钟,但这过程,眼球暴露在空气中,还受到显微镜的照射,会使得眼球缺少泪液的滋润,患者术后便感到眼干。

有些患者本身有干眼症,症状不明显,未必有察觉,术后干眼加重。

医院进行干眼治疗,或自行热敷。

★视物色彩过于明艳

当患有白内障时,晶体的颜色会发生改变,随着病情的进展,呈淡黄色、褐色甚至黑色。此时患者看东西,就像戴了一副有色眼镜,还习以为常。

术后,换了透明的人工晶体,自然会觉得色彩变鲜艳了。

★怕光流泪

可能是角膜水肿或角膜炎症所致,医院就诊。

这些白内障手术广告,不可信!

部分民营机构的广告,将白内障手术的效果吹嘘得神乎其神,患者抱着过高的期待,术后往往会失望。

△某民营眼科机构的白内障手术广告

×术后,视力“返老还童”

张教授表示,通过植入多焦点人工晶体,可同时解决患者看远、看中、看近的视力需求,看起来确实可能达到视力“返老还童”的效果。

但再好的人工晶体,也无法像过去那样,晶体有伸缩自如的调节能力。

×术后,能完全脱镜

这主要取决于所植入人工晶体的类型,以及患者的视力恢复情况。

若植入的是多焦点人工晶状体,术后可以摘镜,但若植入的是单焦点人工晶体,只能单一解决患者看近或看远的需求,仍需要戴眼镜。

(感谢厦门大学附属厦门眼科中心翁天羽、陈芳对本文的帮助)

记者

文晓英编辑

凌茜雯

视觉

刘湘钰

-《中国家庭医生》新媒体中心原创出品-

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vviuov.com/lcbx/106211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