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股价的大跌,则缘起一名武汉抗疫医生艾芬与上市公司的“拉锯”。年5月,医院急诊科主任艾芬医生觉得自己的视力下降,经爱尔眼科一名返聘医生介绍医院治疗,大约花费2.9万元做人工晶体植入手术。
年12月31日,艾芬在她的微博发布了一段视频。在视频里,艾芬医生讲到自己右眼几近医院的不恰当诊疗引起的。医院在年1月2日对此回应:对于艾芬女士在武汉医院的眼病诊治事件,医院集团高度重视,迅即成立集团调查工作组,并于年1月1日连夜赶赴武汉进行调查。
1月4日,医院发布诊疗过程的核查报告,声称艾芬右眼视网膜脱离与本次白内障手术无直接关联。具体来看,新年伊始,医院急诊科主任艾芬在社交网络发布的《再见》一文中称,“年头侥幸躲过了病毒的侵犯却在46岁生日的第二天没能躲过视网膜的脱落,右眼近乎失明。”年5月,艾芬在武汉医院进行人工晶体植入手术治疗白内障,术后视力更差,甚至出现视网膜脱落。在她看来,2.9万元的晶体植入手术既“不必做”,爱尔眼科又在手术过程中有不规范行为:术前检查不仔细,未及时发现视网膜问题。
据悉,艾芬,毕业于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疫情期间,她带领医院急诊科的多名医护人员日夜坚守,不懈奋战,受到各方 仅过了半年时间,艾芬的右眼孔源性视网膜脱离,她觉得自己的生活瓦解了。12月31日,艾芬在武汉家中接受记者的采访。她说自己现在头昏脑胀、一直休息,不能上班,工作和生活都受到了很大影响。作为一名2岁孩子的母亲,她不能抱孩子;作为一名临床医生,她对自己的工作表示了担忧,“我急诊那么多精细的操作,我怎么搞?”
回过头,我们再看此次“拉锯”的另一方——爱尔眼科。
资料显示,爱尔眼科于3年在长沙成立,9年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是中国首家IPO上市医疗机构。陈邦作为爱尔眼科的董事长、总经理与实控人,在年福布斯中国富豪榜中,以.6亿元的身家身居榜单第28位,蝉联湖南首富宝座。武汉医院有限公司由上市公司爱尔眼科全资控股。
公开数据显示,9年至年,医院及中心数量达余家,其中中国内地余家,中国内地年门诊量超万人次。
值得注意是的,艾芬提及的白内障手术,年至年与年上半年的营业收入分别达到14.17亿元、15.45亿元、17.60亿元与6.25亿元,占爱尔眼科营业收入的23.76%、19.29%、17.62%与15.00%。
年年报显示,白内障项目服务收入同比增长13.97%。近两年,白内障项目受医保政策的控制,手术量的增速阶段性放缓,随着消费转型升级,白内障业务转型升级取得突破,复明性白内障向屈光性白内障升级。另外,爱尔眼科自创业板9上市后,年成了医药股中的“白马股”之一,去年12月股价一度触及75.5元的历史最高位,市值突破0亿。
但是在上市后,医院多起与医疗相关的法律纠纷也被披露。其中以与艾芬发生纠纷的武汉医院为例,虽然医院,数据显示,爱尔眼科子公司武汉医院有限公司年起至今就发生了5起与医疗损害相关的纠纷。
有意思的是,爱尔眼科在年12月29日接受投资者调研时,就投资者提问“医疗事故怎么去把控”时,爱尔眼科回复声称“公司医疗质量把控得很好”,“高于国家标准”,“绝大多数医疗纠纷并非医疗事故,纠纷是沟通问题或服务质量引起的”。
想获得新浪财经年度策略会一手观点却没赶上早鸟价?现在!元现金优惠券免费领免费领!+金麒麟分析师、50+基金经理、20+私募大佬,深度梳理年“投资宝典”,权威解读!独家分享!别怀疑,赚最多的钱,干最好的饭,机会不容错过!阅读原文领取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