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视网膜脱落 > 临床表现

医院眼健康课堂视网膜脱离患者

医院,您身边的眼科专家

眼健康课堂科普——视网膜脱离患者的护理视网膜脱离患者的护理

定义:

视网膜脱离是指视网膜的神经上皮层和色素上皮层之间的分离。

分类:

(1)原发性视网膜脱离(孔源性)

(2)继发性视网膜脱离(非孔源性)

①牵拉性视网膜脱离

②渗出性视网膜脱离

病因

1.孔源性网脱多见于中老年人,近视居多。诱因有视网膜周边部的格子状和囊样变性,玻璃体液化变性和视网膜黏连,这些诱因又和年龄、外伤等因素有关。

2.牵拉性网脱多见于增值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眼外伤、玻璃体长期积血、视网膜静脉周围炎、眼内多次手术后、长期视网膜脱离、冷凝等后。

3.渗出性网脱多见于眼内视网膜脉络膜肿瘤,如视网膜血管瘤、视网膜母细胞瘤。炎症如:葡萄膜炎、脉络膜炎、巩膜炎等等。高血压视网膜病变和一些血液病等等。

高危因素

1、近视:视网膜脱离基于近视患者较多,特别是高度近视(≥-6.00D)者;由于高度近视,患者的周边视网膜非常脆弱,容易发生玻璃体和视网膜变性,视网膜裂孔可能性大大增加,在外力的牵引下,容易造成视网膜脱离。

2、眼外伤:当眼球受到外力挫伤后,视网膜会发生脱落,因晶状体变性,视网膜变性后脆性增强,在外力作用下发生眼球撕裂。此外,中度外伤同样会产生视网膜裂孔,故形成诱发视网膜脱离。

3、热爱激烈运动人群:从事或者热爱篮球、足球、拳击、跳水等激烈运动或者对抗力强的体育项目,容易引发玻璃体后脱离,眼睛受到意外伤害,都有可能引起网脱。

4、家族史:有视网膜脱离家族史或一只眼曾患过视网膜脱离者。

5、年龄:对于老年朋友来讲,随着年龄的增长,其玻璃体大多发生变性、液化,同时还伴有各种视网膜变性,视网膜变性时,非常容易引起视网膜裂孔,从而降低视网膜的粘着力,抗牵力降低,而容易引发视网膜脱离。

临床表现

1、飞蚊症

2、闪光感

3、幕状黑影遮挡

4、视力障碍

飞蚊症

飞蚊症是因玻璃体变性引起的小混浊物,随眼球运动引起的视觉干扰。这种眼前浮游物被称为飞蚊症。眼前有黑影飘动,黑影呈烟雾状、细点状、片状或不规则环形等,形状常变换,很似眼前有小虫飞舞

闪光感:由于视网膜受牵拉,所以患者感觉有闪光多是向某方向注视时才出现,可能是视网膜脱离的先兆。

眼前幕状黑影遮挡:视网膜脱离相对应的视野内会出现幕状黑影遮挡,随视网膜脱离的扩大,黑影呈幕状逐渐扩大。

视力障碍:由于视网膜脱离的部位和范围不同,视力障碍出现的时间和程度不同。视力减退前也常有视物变形,眼球运动时有物象震颤的感觉,由于眼内液更多地通过色素上皮进入脉络膜致使眼压偏低。

治疗:

治疗原则:绝大多数的视网膜脱离需用手术治疗,其目的在于设法

封闭视网膜裂孔和解除玻璃体增殖物对视网膜的牵拉,使脱离的网

膜恢复原来位置。有裂孔或有广泛变性的视网膜脱离用保守治疗

是没有效果的。

视网膜脱离手术方式分外路和内路:

外路手术:是指巩膜外加压术,是在白眼球外面要缝一个加压袋,把眼球壁往里压,这

样会产生视网膜复位的效果。

内路手术:是指玻璃体切除术,就是手术器械要进入到眼球里面,把玻璃体的出血、浑

浊去掉,同时还要在眼睛里面填充气体或硅油来顶压视网膜,促使视网膜的复位。该

手术难度大、较复杂。

主要护理的问题:

感知紊乱:视力下降及视野损伤与视网膜离有关

自理缺陷:与视力下降,卧床有关

焦虑与恐惧:与视功能损害及担心手术成败有关

知识缺乏:缺乏此病的相关知识

护理措施:

一、术前准备

(1)根据病情及拟行的手术向患者或家属讲明手术前后应注意的问题,积极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使患者消除恐惧,密切合作。

(2)完成各种常规检查,了解患者的全身状况,合并高血压、糖尿病患者,应遵医嘱按时按量服药,坚持低盐低脂、糖尿病饮食,保持血压、血糖稳定,以防术后出血、感染。如有发热、咳嗽、月经来潮等情况要及时通知医生,以便进行必要的治疗和考虑延期手术。

(3)术前三日开始点抗生素眼药水,以清洁结膜囊,手术当日冲洗结膜囊。

(4)训练患者能按要求向各方向转动眼球,以利于术中或术后观察和治疗。指导患者如何抑制咳嗽和打喷嚏,即用舌尖顶压上颚或用手指压人中穴,以免术中及术后因突然震动引起前房出血或切口裂开。

(5)给予营养丰富易消化的饮食,保持大便通畅,防止术后并发症。术前一餐不要过饱,以免术中呕吐。

(6)协助患者做好个人清洁卫生,如洗头洗澡、换干净内衣、内裤、长发要梳成辫子。取下隐形眼镜和所有首饰。

(7)术晨测量生命体征,有异常及时与医生沟通。

(8)去手术室前嘱患者排空大、小便。

(9)与手术室工作人员交接术前准备情况,保证患者术前准备完善。

(10)患者去手术室后,护士整理床单位,准备好术后护理用品,等待患者返回病房。

心理支持:

术前向患者讲述手术的大概过程以及手术前后的注意事项,耐心解答患者的疑问,消除患者的不良心理,增强其对手术的自信心,鼓励患者密切配合治疗,争取早日康复。

术眼充分散瞳:

病程短并且视网膜下积液较多,不易查找裂孔时,应卧床休息,使眼球处于绝对安静状态,再检查眼底。

安静卧床:

减少头部活动,降低视网膜脱离范围扩大的机会。

术后护理

1、术后当天可吃半流食物如粥、汤面,以后无特殊可进食普通食物,易消化不难嚼为宜,忌刺激性食物(烟、酒、辣椒、浓茶、咖啡等)。

2、做好生活协助,保证患者住院期间的安全,防止跌倒、烫伤、抓伤、坠床,留陪护人,对患者家属加强宣教。

3、保持病房舒适安静,光线柔和,温度适宜应保持皮肤干燥,勤换衣服,经常按摩骨隆突和皮肤受压处,促进血液循环。

4、加强巡视,了解患者的需要,注意观察敷料渗血、渗液情况,并随时更换保持干燥。

5、手术后当天应卧床休息为主,不要用力挤眼,避免头部用力及碰伤,术后如头痛、伤口痛等不适,及时告知医护人员,术后5-7天方可洗头,避免头部用力和震动。

6、玻璃体腔填充气体或硅油者应遵医嘱保持治疗体位。

常见体位:

临床常用的体位有:面朝下体位、半靠位、左或右侧卧位。

1、面朝下体位:患者面部平面与地面平行,即可卧于床上,也可以坐在床边。

常见体位:

2、半靠位:患者头的纵轴线与地平线的大部成交夹角≧75°,也可头向一侧倾斜,让裂孔位于最高处。

3、侧卧位:头部垫一枕头,侧向与地面平行。

硅油填充者术后采取俯卧位或头低位,至少保持体位1-2周。期间体位与眼球最好保持一致,即俯卧位及头低坐位时视线往下看。玻璃体切割眼内填充术后,采取面朝下的体位可利用硅油或气体的表面张力和上浮力封闭视网膜裂孔,利用这些特征可顶压和封闭使视网膜复位。

为什么要坚持特殊体位?

因为眼内注入气体或硅油的患者,在术后要根据医嘱严格保持所需体位,因气体和硅油均比水轻,具有上浮力,利用这些特性可顶压和封闭视网膜孔。

只有视网膜脱离术后的患者才能够深切体会长期趴着睡觉的苦楚,胸部受压,喘气困难等等不适,所以我们会建议患者买U型枕,睡觉时把头面部朝下埋进U型枕,利于患者呼吸。

面朝下,眼内填充物(气体)顶压视网膜的示意图:

玻璃体腔打入气体,起到支撑的作用,顶压视网膜,使其解剖复位。

病情观察

1、头痛

应监测眼压的变化,并及时告知医生给予降眼压治疗,同时了解其他原因的头痛,应针对不同病因缓解疼痛。

2、受压皮肤

建议术后可采用低头坐位和俯卧位交替的方法来减轻受压处的皮肤及组织同时起到缓解疲劳的作用。

3、呕吐

向患者解释术后呕吐严重一般是由于术中牵拉肌肉、神经所引起的属于正常现象,部分恶心呕吐由眼压升高引起,如果呕吐严重应给予对症治疗,并给患者进食可口食物,少量多餐。

温馨提醒

健康指导

1、指导其定期复诊,说明复诊的重要性,包括眼红、痛、眼前有黑影遮挡或眼前出现浮点,视力下降明显者。

2、遵医嘱用药,教会患者点眼药水的正确方法。

3、半年内避免剧烈活动及重体力劳动,不提重物,不做剧烈运动、避免视网膜再次脱离,注意休息和营养。

4、保护术眼,注意用眼卫生,切勿持久看电视、电影、阅读,勿用力揉眼。

5、继续保持正确卧位,注气者待气体完全吸收。注油者3-6个月睡眠时可稍侧身,平时要注意头低位。

6、清淡饮食,禁忌刺激性食物,禁吸烟禁酒,保持大便通畅。糖尿病患者检查长期药物治疗和饮食控制。

7、注入气体或硅油患者1个月内禁止乘坐飞机,以免高空中大气压的降低引起眼内气泡体积增加而致使眼压升高,造成视功能损害。尽量选乘火车,如汽车,最好坐车的前部,尽可能不坐摩托,以免颠簸震荡而再次发生视网膜脱离。

8、如有异样,随时就诊。

扫码


转载请注明:http://www.vviuov.com/lcbx/106036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