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叶为桑科植物桑树的干燥叶
桑叶对红眼病疗效卓著。
其用法是将桑叶20克水煎服,并另用20克煎水外洗和外敷。
如果你经常用电脑,容易眼干涩,或感到燥热干咳、嗓子干,都可用桑叶代茶饮用或自制桑叶馒头代替普通馒头吃。
有人将桑叶研成细粉,每次服15克,每日2次,可止盗汗。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说:“桑叶煎汁代茗能止消渴(糖尿病)”。
现代科学研究发现,桑叶含胡萝卜素、维生素、氨基酸、有机酸、胆碱、黄酮苷、鞣质、香精油和蛇皮甾酮等营养成分及药用成分。
药理研究表现,蛇皮甾酮有降糖作用,其它的成分还有降压的作用。每天用20克桑叶泡水代茶饮用,对高血压、糖尿病、气管炎均有益。在一些治疗糖尿病的方剂中,如能每日用上30克以上的桑叶,对糖尿病降血糖就会有明显的疗效。
桑叶还有消炎解毒、促进伤口愈合之功用。有人在临床中使用桑叶注射液,发现这种注射液可促进手术切口愈合或化脓性瘘管愈合,还能促进皮肤上的糜烂创面快速干燥结痂。
桑叶过去是蚕的食物。今日的桑叶除药用外,还可食用、饮用,将为人类做出巨大的贡献。
味甘苦、性寒,有独特的桑叶清香
归肺、肝经
疏风清热、清肝明目、润肺燥、祛肺热,能降血压、降血糖、利尿。如风热感冒及温病初起引起的发热重,恶寒轻、头胀痛、面色赤、咳嗽痰黄、声音嘶哑、咽喉肿痛、目赤红肿、眩晕、鼻流浊黄之症,常重用桑叶,与菊花、薄荷、连翘、金银花等配合应用。
桑叶:用叶片入药
桑叶比较特殊,秋末冬初的时候,采的是冬桑叶或者秋桑叶。
第一个功效:本身既是解表药又是清热药。
有苦降的作用,所以外感风热和温病初起都可以用。
但是如果表邪比较重的不适合。
主要是兼有肺热或者燥热咳嗽的时候才使用。
疏散风热和清肺润肺的综合治疗。
如果不兼有肺热和燥热的时候一般不用。
第二个功效:清肺润肺,治疗燥热咳嗽。单纯的肺热咳嗽没有表证的,可以配伍相应的药物。
第三个功效:清肝明目(平肝益阴)。治疗肝热,目赤肿痛。对肝肾还有一点滋养作用,对于眼科疾病的治疗对于肝肾精血亏损,眼部昏花、视力不清,桑叶也可以。桑叶配伍黑芝麻,成为桑麻丸。
Ps:桑叶对老年人的疾病有一些预防性的作用。
桑叶的性味归经:甘(滋养肝肾)、苦(清泻),对于高血压引起的头晕头痛引起的阴虚阳亢,可以用桑叶。此外还有凉血止血,肺热咳嗽、痰中带血的时候还有轻微的止血作用。桑叶经常用于蜜制,润肺作用更好。
蝉蜕
蝉蜕:利咽开音
性味归经:甘、微辛、微寒、归肺经、肝经。
昆虫知了在羽化的时候脱落的皮壳。
羽化是幼虫长大之后脱落的是角质状壳。
又叫做蝉衣、蝉蜕。
疏散风热的作用也不是很强大。
但是牛蒡子可以利咽喉-
通过疏风热来利咽消肿,蝉蜕则是对于声音嘶哑等。
另外也可以解表透疹。
也可以清肝明目,目赤肿痛或者肝热目疾。
眼翳(yì)(蝉蜕可以明目退翳)实际上就是炎性的眼角膜溃疡,其实就是清肝明目,来源于法象药理学。
息风止痉(jìng),针对肝风内动、痉挛抽啼证。
对于小儿惊风、小儿夜啼经常使用。
小儿夜啼不属于肝风内动,蝉蜕有比较明显的镇静安神作用,可以用于心神不安。
既是解表药又是清热药。药性偏于寒凉。风寒证也用。薄荷也常用于温病初起。
甘,寒。归肺、肝经。
散风除热,利咽,透疹,退翳,解痉。用于风热感冒,咽痛,音哑,麻疹不透,风疹瘙痒,目赤翳障,惊风抽搐,破伤风。
内服:煎汤,5-10克;或入丸、散。外用:煎水洗或研末调敷。
: 孕妇慎服。
营养知识蝉蜕知识介绍:
蝉蜕为蝉科昆虫黑蚱羽化后的蜕壳。黑蚱虫体较大,栖于杨、柳、榆、槐、枫杨等树上。经过1个世代往往要12至13年,中国分布于辽宁以南的大部分地区。夏、秋季在蝉所木版的树下附近地面收集,或树干上采集。收集后去净泥土、杂质,晒干。包装置干燥处,防止压碎和潮湿。
蝉蜕形似蝉而中空,稍弯曲,长3至4厘米,宽约2厘米,表面黄棕色,半透明,有光泽。头部有触角1对,多断落;复眼突出;颈部先端突出,口吻发达,下唇伸长成管状。
胸部背面呈十字型裂片,裂口呐卷,脊背两侧具小翅2对;腹面有足3对,被细毛。腹部钝圆,共9节。体轻,中空,易碎。无臭,味淡。
以身干、色黄亮、体轻、完整无杂质者为佳。
蝉蜕补充信息:炮制:取原药材,除去杂质,洗净,干燥。炮制后贮干燥容器内,置通风干燥处,防压。
蝉蜕适合人群:孕妇慎服。
蝉蜕食疗作用:蝉蜕味甘、辛、微咸,性凉;归肺、肝经;轻清凉散,可升可降具有疏散风热,透疹利咽,明目退翳,祛风止痉的功效
主治风热感冒,咳嗽,头晕,麻疹不透,咽痛音哑,目赤翳障,风前瘙痒,小儿惊痫、夜啼、破伤风。
蝉蜕做法指导:
1.温病初起,发热咳嗽者,可与薄荷、前胡、牛蒡子等配伍。
2.麻疹初期,透发不畅者,可与葛根、牛蒡子、薄荷、柽柳等配伍。
3.风热上攻,目赤肿痛者,可与石决明、赤芍药、白蒺藜等相伍,以疏风清热。
4.皮肤风疹痛瘙痒者,可与防风、白鲜皮等配伍。
连翘
对于燥热伤肺所致的咳嗽连声、喉痒作呛、干咳无痰,或痰少粘稠不易咳出,或痰中带血、唇鼻干燥、口干咽燥,并伴有咳甚胸痛、身热微寒、鼻塞头痛、脉浮略数之症,常重用桑叶,与沙参、杏仁、川贝母、前胡、牛蒡子、栀子、芦根等配合应用。
性味苦,凉。
①《本经》:味苦,平。
②《别录》:无毒。
③《医学启源》:《主治秘诀》云,性凉,味苦。
④《纲目》:微苦辛。
归经
入心、肝、胆经。连翘
①《汤液本草》:手足少阳、阳明经。
②《纲目》:少阴心经、厥阴包络气分。
③《雷公炮制药性解》:入心、肝、胆、胃、三焦、大肠六经。
连翘功能主治:
清热,解毒,散结,消肿。
治温热,丹毒,斑疹,痈疡肿毒,瘰疬,小便淋闭。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3-5钱;或入丸,散。外用:煎水洗。
注意
脾胃虚弱,气虚发热,痈疽已溃、脓稀色淡者忌服。
临床应用
①治疗急性肾炎
取连翘6钱,加水用文火煎至毫升,分3次食前服,小儿酌减。视病情需要连服5-10日,忌辣物及盐。8例患者治疗前均有浮肿,血压在-/96-毫米汞柱之间,尿检有蛋白、颗粒管型及红、白细胞等。治疗后6例浮肿全部消退,2例显著好转;血压显著下降;尿检6例转阴,2例好转。
②治疗紫癜病
取连翘6钱,加水用文火煎成毫升,分3次食前服,忌辣物。治疗血小板减少性出血性紫癜1例,过敏性紫癜2例。经2~7日治疗,皮肤紫瘫全部消退。
连翘对本病所起的作用,可能与其中含有多量芸香甙,具有保持毛细血管正常抵抗力,减少毛细血管的脆性和通透性有关;此外,连翘似乎尚有脱敏作用。
③治疗肺脓肿
将连翘制成注射液,每毫升含连翘1克。采用气管滴入法合并肌肉注射。
气管滴入一般用6-10毫升,每日1次;症状好转后隔日1次;趋向萎缩或闭合后则每周2次。治疗25例,治愈14例,好转10例,死亡1例;据18例统计,平均治疗12天退热,气管滴注平均26.8次,最多者50次。
④治疗视网膜出血
取连翘6-7钱,文火水煎,分3次食前服,2例视网膜黄斑区出血,服药20-27天后,均显著吸收,视力有所增强。
芦根
如风火或风热或肝经实热所致的目赤(如急性结膜炎等)、眼涩痛、多泪等眼疾,常重用桑叶,与菊花、决明子、车前子、栀子、黄连等配合应用。
此药既可口服,又可外洗外敷。桑叶、黑芝麻各等分研成细粉,每次服用10克,每日3次,可治肝肾不足所致的头昏眼花、视物不清、迎风流泪等病症。
芦根芦苇,多年生高大草本,具有匍匐状地下茎,粗壮,横走,节间中空,每节上具芽。茎高2~5米,节下通常具白粉。中药名,用于热病烦渴、胃热呕吐、肺热咳嗽、肺痈吐脓、热淋涩痛。
核心提示:芦根的功效与作用芦根为单子叶植物禾本科芦苇的新鲜或干燥根茎。
芦根的功效 甘,寒。归肺、胃经。
功效清热泻火,生津止渴,除烦,止呕,利尿。用于热病烦渴,胃热呕哕,肺热咳嗽……
功效清热泻火,生津止渴,除烦,止呕,利尿。用于热病烦渴,胃热呕哕,肺热咳嗽,肺痈吐脓,热淋涩痛
芦根的作用:
1、芦根《名医别录》:主消渴客热,止小便利。
2.《药性论》:能解大热,开胃。治噎哕不止。
3《唐本草》:疗呕逆不下食、胃中热、伤寒患者弥良。
4.《本草经疏》:芦根,味甘寒而无毒。消渴者,中焦有热,则脾胃干燥,津液不生而然也,甘能益胃和中,寒能除热降火,热解胃和,则津液流通而渴止矣。客热者,邪热也,甘寒除邪热,则客热自解。肺为水之上源,脾气散精,上归于肺,始能通调水道,下输膀胱,肾为水脏而主二便,三家有热,则小便频数,甚至不能少忍,火性急速故也,肺、肾、脾三家之热解,则小便复其常道矣,火升胃热,则反胃呕逆不下食及噎哕不止;伤寒时疾,热甚则烦闷;下多亡阴,故泻利人多渴;孕妇血不足则心热,甘寒除热安胃,亦能下气,故悉主之也。
5.《日华子本草》:治寒热时疾烦闷,好孕人心热,并泻痢人渴。
6.《日用本草》:解河豚鱼毒。
7.《本草蒙筌》:解酒毒、鱼蟹中毒。
8.《本草原始》:治干呕霍乱。
9.《玉楸药解》:清降肺胃,消荡郁烦,生津止渴,除呕下食,治噎哕懊憹。
10.《医学衷中参西录》:《千金》苇茎汤,释者谓苇用茎而不用根者,以肺原在上,取本乎天者亲上也。而愚则以为不然。苇之根居于水底,其性凉而善升,患大头瘟者,愚常用之为引经要药,是其上升之力可至脑部,而况于肺乎?且其性凉能清肺热,中空能理肺气,而又味甘多液,更善滋养肺阴则用根实胜于茎明矣。今药房所鬻者名为芦根,实即苇根也。其性颇近茅根,凡当用茅根而无鲜者,皆可以鲜芦根代之也。
11.《医林纂要》:能渗湿行水,疗肺痈。
12.《天宝本草》:清心益肾,去目雾,头晕,耳鸣,疮毒,夜梦颠倒,遗精。
13.《中国药植志》:治便秘。
14.《南京民间药草》:治喉痛。
15.《山东中药》:治浮肿。
16.《四川中药志》:治斑疹舌燥及津少。
17.《本草纲目》:按《雷公炮炙论·序》云,益食加觞,须煎芦朴。注云,用逆水芦根,并厚朴二味等分,煎汤服。盖芦根甘能益胃,寒能降火故也。
决明子
决明子是“决明”的种子,为常用中药,种子入药,具有清肝明目、通便的功能。主治高血压、头痛、眩晕、急性结膜炎、角膜溃疡、青光眼、痈疖疮疡等症。用其叶泡茶,中老年人长期饮用,可使血压正常,大便通畅。决明在植物群落里生命力极其旺盛,常常与其他植物争夺营养,因此在北美洲等地区,决明被视为一种难以根除的野草。
药理作用
决明子又称“还瞳子”,决明子含有多种维生素和丰富的氨基酸、脂肪、碳水化合物等,近年来其保健功能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
决明子具有清肝火、祛风湿、益肾明目等功能,常饮决明子茶,可使血压正常,大便通畅,老眼不花。
临床实验证明,喝决明子茶可以清肝明目、防止视力模糊、降血压、降血脂、减少胆固醇等,对于防治冠心病、高血压都有不错的疗效;而且决明子富含维生素A及锌,可防治夜盲症以及避免小儿缺锌。
此外,决明子茶润肠通便的功能也能解决现代人肠胃及便秘的问题,可以治疗大便燥结,帮助顺利排便。决明子茶的泡法十分简单,只要用15~20克决明子用热开水冲泡即可,也可依个人喜好放入适量的糖,当茶饮用,每日数次,若能配上枸杞子及菊花,效果更佳。
1、抗菌作用:决明子醇提取物对葡萄球菌、白喉杆菌、伤决明子寒杆菌、副伤寒杆菌、大肠杆菌均有抑制作用,而水提取物则无效。
2、抗真菌:水浸剂用试管稀释法,1:20对奥杜盎小孢子菌,1:10对许兰黄癣菌及石膏样小孢子菌均有抑制作用。
3、降压:水浸剂和乙醇浸液对麻醉狗、猫、兔均有降压作用。
4、降血脂:决明子煎剂或决明子散剂6g/只喂饲大鼠8周,对实验性高血脂症大鼠能降低血浆胆甾醇、甘油三酯,并降低肝中甘油三酯的含量。
5、抗血小板聚集:决明子煎剂或散剂6g/kg喂饲大鼠8周,对ADP诱导的大鼠血小板聚集有抑制作用。
6、对免疫功能的影响决明子水煎醇沉剂15g/kg皮下注射可使小鼠胸腺萎缩,外周血淋巴细胞ANAE染色阴性率明显降低,使2,4-二硝基氯苯(DNCB)所致小鼠皮肤迟发型超敏反应受抑,但对血清溶血素形成无明显影响,另外决明子水煎醇沉剂可使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吞噬鸡红细胞百分率和吞噬指数明显增高,溶菌酶水平也明显高于对照组。
7、保肝作用决明子热水提取物口服mg/kg对四氯化碳中毒小鼠肝脏有弱的解毒作用。决明子经石油醚脱脂、氯仿提取,再用甲醇提取,结果该甲醇提取物有显著的护肝作用。进一步从中分得大黄酚-l-O-三葡萄糖甙、大黄酚-1-O-四葡萄糖甙在1mg/ml时对四氯化碳损伤的肝细胞有弱的保护作用,还发现芦荟大黄素也有类似的抗肝毒作用。
8、泻下作用决明子具有缓泻作用。其流浸膏口服后泻下作用在3-5h达到高峰。从水煎液中得50%乙醇可溶部分,依次用醋酸乙酯、丁酸,分别得到各可溶部分及水溶部分。
将泻下活性最高的丁醇部分用葡聚糖凝胶柱分离出数个组分,将具有活性的组分用酸水解,得到相同的大黄酚、二蒽酮及d-葡萄糖。
口服这些组分后,可从大肠内检测到亚硝基二苯胺的缩合物及大黄酚蒽酮,但对用氯霉素处理而抑制肠内细菌增殖的小鼠,其泻下活性减半,蒽酮生成也降低。
9、对胃液分泌的影响对做了胃瘘的狗,空腹时给决明子流决明子浸膏可促进胃液的分泌。
10、抑制15-羟基前列腺素脱氢酶(15-OHPGDH)作用具有利尿作用的前列腺素E2经15-羟基前列腺素脱氢酶作用转变为15-酮代前列腺素而被排到体外,通过抑制此体内反应可使利尿作用延长。
决明子水提取液具有抑制15-OHPGDH活性。
用乙烷、氯仿、甲醇、水依次提取,再用柱析法分离酶活性抑制物质,发现蒽醌衍生物决明素及美决明子素的IC50分别为1.×10mol/,1.×10mol/L,共存的蒽醌衍生物大黄酚及大黄素甲醚的IC50分别为1.×10mol/L,1.×10mol/L,抑制活性均样均较弱。
11、毒性实验证明药用植物中的蒽醌化合物具有致癌性。大部分羟基蒽醌甙元对鼠伤寒沙门菌TA-有致突变作用。对哺乳动物细胞的测试表明,羟基蒽醌类化合物致生殖毒性有明显的构效关系,当1,3位羟基(如大黄素)和侧链有羟甲基(如2-羟基蒽酮、芦荟大黄素)时,这些蒽醌化合物就有致生殖毒性。但决明子本身的毒性尚待研究。
临床应用
1、用于目赤肿痛、羞明多泪、青盲内障等症。目赤肿痛,羞明多泪等症,系肝火上扰,或风热上壅头目所致。
决明子既能清泄肝胆郁火,又能疏散风热,为治目赤肿痛要药。风热者,常与蝉衣、菊花等同用;肝火者,常配龙胆草、黄芩、夏枯草等同用。
2、青盲内障,多由肝肾不足所引起。决明子清肝而明目,常与补养肝肾药如沙苑蒺藜、女贞子、枸杞子、生地等同用,以治青盲内障。
3、润肠通便作用,能治疗大便燥结。
4、近年来临床上又用于高血压病而呈现肝阳上扰、头晕目眩等症候者,常与钩藤、生牡蛎等同用。
失眠症的致病之本在于肾虚,致病之标在于血瘀。在营养完全的食物中加入不同比例的决明子,随药物比例增加而使大鼠体重降低。
临床使用该品口服降血脂,服药后有9%的病例,初期有腹胀、腹泻和恶心,但可自行消失,不影响继续服药。
长期饮用决明子轻则引发月经不规律,重则使子宫内膜不正常。另外它毕竟是一种泻药,长期吃对身体不好,会损伤身体的正气。
宜忌:《本草经集注》:蓍实为之使。 恶大麻子。
炮制方法
1.决明子:取原药材,除去杂质,洗净,干燥。用时捣碎。
2.炒决明子:取净决明子,置预热炒制容器内,用文火加热,炒至微有爆裂声,微鼓起,内部黄色,并逸出香气时,取出晾凉。用时捣碎。
炮炙作用
1.决明子:味甘、咸、苦,性微寒。归肝、大肠经。具清热明目、润肠通便的功能。生决明子长于清肝热,润肠燥。用于目赤肿痛,大便秘结。
2.炒决明子:寒泻之性缓和,有平肝养肾的功效。可用于头痛、头晕、青盲内障。且炒后质地酥脆,易于粉碎和煎出有效成分。
注意事项
决明子药性寒凉,有泄泻和降血压的作用,就不适合脾胃虚寒、脾虚泄泻及低血压等患者服用。
此外,决明子主要含有大黄酚、大黄素等化合物,长期服用可引起肠道病变。
适宜搭配:枸杞子、菊花、荷叶、炒熟的决明子、玫瑰花。
冲泡方式:需用炒熟的决明子冲泡茶。
花言茶语:还瞳子。
药材功效
清热明目,润肠通便。用于目赤涩痛,羞明多泪,头痛眩晕,目暗不明,大便秘结。归肝、肾、大肠经。有减肥之功效。治风热赤眼,青盲,雀目,高血压,肝炎,肝硬化腹水,习惯性便秘。
决明子花草茶的适宜症状和人群
1)决明子可以和其他花草茶搭配,具有不错的排毒排油腻功效。能达到功效:清热平肝、降脂降压、润肠通便、明目益睛。现代“电视族”、“电脑族”等易引起眼睛疲决明子劳的人群不妨常喝,但夜晚最好少饮。
提醒:炒时有香气溢出即可,不可炒糊。
2)决明子花草茶:将单味炒决明子或已打碎的决明子15克,直接泡茶饮用,直至茶水无色。老年人饮用决明子茶不仅有助于大便通畅,还能起到明目、降压、调脂等保健功能。对于老年人阴虚血少者,可加入枸杞子9克,杭白菊、生地各5克一同泡服;若老年人有气虚之症,宜加生晒参3克同泡服
功效:清肝泻火、养阴明目、降压降脂。
3)决明子花草茶搭配蜂蜜饮:炒决明子10~15克,蜂蜜20~30克。将决明子捣碎,加水~毫升煎煮10分钟,冲入蜂蜜搅匀服用,早晚两次。具有润肠通便的功效,可治疗前列腺增生兼习惯性便秘者。 也适用于高血压、高血脂症,以及习惯性便秘等。
决明子服用的注意事项:
孕妇忌服,脾胃虚寒、气血不足者不宜服用。
请置于室内阴凉干燥处,避免儿童自行拿取。
用法用量:用量9~15克。
白癜风医院上海哪家好早期白癜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