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护眼五大疑问:
1.为什么“小眼镜”越来越多了?
2.假性近视是否需要治疗和配镜?
3.经常上网真的会造成视网膜脱落吗?
4.护眼灯或眼保仪能不能缓解近视?
5.预防青少年近视有哪些好方法?
我国青少年近视发病率是世界第2位,发病率为50%。其中,小学生近视率为22.78%,初中生为55.22%,高中生为70.34%,大学生高达80%以上。我国中小学生患近视的人数占整个学生比例的60%,患者人数超过万。居世界首位。
为什么“小眼镜”越来越多了?:1.阅读时间太长,注意力集中,视力工作时间长。
2.缺乏应有的体育锻炼和室外活动。
3.看书、写字姿势不端正。
4.家长不重视孩子的视力健康。
5.卧床、躺在车厢里看书。
6.在太强、太暗的灯光下看书、写字。
7.近距离、长时间看电视、上网。
8.不认真做眼保健操。
9.营养结构不合理。
10.学习负担重,心里压力大。
11.经常用脏手擦、揉眼睛。
12.发现远视力不好,不及时检查、治疗。
假性近视是否需要治疗和配镜?区别假性近视不能仅靠简单验光,需要进行散瞳验光,不能仅仅通过简单电脑验光就贸然判定近视。
假性近视并不是真的近视,属于眼球内控制晶状体形态的睫状肌痉挛的现象。假性近视常见于学龄前儿童,当家长发现孩子眯眼睛、看不清东西,很容易被误认为是近视,从而过早戴上了近视眼镜。实际上,这种现象可以通过充分休息或睫状肌麻痹药物来缓解。
是否配眼镜一定要遵从医生建议,过早配镜可能破坏眼睛自身调节能力,增加眼睛疲劳,造成真性近视。另一方面,很多家长怕孩子一旦戴上眼镜,度数会越戴越深,所以宁愿扛着,只是做眼保健操,针灸按摩,吃药,就是不配眼镜。其实,这也会增加眼睛的负担,造成眼睛疲劳。所以,孩子到底需不需要配眼镜,一定要在医生建议下,根据检查结果来决定需不需要马上配眼镜。
经常上网真的会造成视网膜脱落吗?这个并不一定,视网膜脱离主要是由于视网膜变性或变薄,出现破孔,同时眼内玻璃体出现液化,水液渗入到视网膜下面,造成视网膜脱离。普通的近视使用光学手段就能够有效矫正缓解,但是视网膜脱离和其他近视相关的眼底病变对于视力损伤则可能是永久性的毁灭。虽然有网瘾少年因为连续上网导致视网膜脱离,但是根本原因可能不在上网。电脑屏幕的光热刺激并不能直接导致视网膜脱离,但是会不会因此导致玻璃体液化,还有待研究。
事实上,当事人可能在前期就已经出现视网膜变性或变薄,而上网只是一个诱因。而且,临床上超高度近视的视网膜脱离发生率相比低度、中度近视反而更低。因为年轻人好动,外伤是导致视网膜脱离的重要诱因,超高度近视的人一般活动受限,视网膜脉络膜瘢痕化,反而很少发生这种意外。
护眼灯或眼保仪能不能缓解近视?这类护眼设备特别受到家长们的欢迎,对于消除眼睛疲劳方面有一定的作用,如果真的近视了,再用护眼设备,对延缓近视的发展,并没有根本改善作用。如果要明显地改善,还是要多做户外运动。
目前在眼科研究领域已被证明有效并能够缓解近视发展的措施主要有两个:
1.角膜塑形镜,简称为OK镜。这种眼镜在孩子晚上睡觉的时候配戴,白天能够恢复正常视力。与普通框架眼镜相比,能够有效抑制眼睛度数增长。
2.低浓度阿托品滴眼液。可以一定程度上阻止眼轴变长,但是药物治疗具有一定的副作用,在散瞳以后,可能会出现畏光、看近距离事物模糊等现象。也可能会产生过敏,或眼压升高等副作用。因此,还是要在医生详细检查后,判断能否使用。
预防青少年近视有哪些好方法?青少年近视的防护是一个社会问题,需要学校、家长,还有整个社会的重视。
预防青少年近视的最好方法就是:
“每天户外运动2小时”,自然光对于眼睛视力和视野的调节有非常好的作用。室内阅读照明设备最好采用可调节亮度的白炽灯,老师和家长要让孩子养成正确的坐姿和握笔姿势。学校要给孩子们减负,减少课业负担,保证户外运动时间。家长也要注意平衡孩子的膳食结构,让孩子多喝牛奶,多吃新鲜果蔬和蛋白质丰富的食物。帮助他们树立爱眼、护眼意识,并对儿童期眼病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让孩子拥有一双健康的眼睛。
本文图文来源于网络,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小编删除!
白癜风的偏方治疗北京治疗白癜风最权威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