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视网膜脱落 > 临床表现

走近视网膜母细胞瘤看分期说治疗

小编说:

本文刊于8月28日出版的第期《中国医学论坛报》肿瘤周刊B6版,责任编辑:许景红,转载请注明出处,违者本报将依法追责。

视网膜母细胞瘤治疗3原则——首先保生命,其次保眼球,最后保有用的视力

首都医科医院赵军阳

确诊视网膜母细胞瘤(Rb)之后,需要对眼球内的肿瘤进行分期,然后依据分期制定治疗方案。目前临床上多采用IIRC(InternationalIntraocularRetinoblastomaClassification)分期,这医院默弗里(LinnMurphree)教授与许多世界著名Rb专家于年共同提出的新的Rb眼内分期。IIRC分期是依据肿瘤生长特点和发展演变,由轻到重分成五期,分别以英文大写字母A、B、C、D和E表示。如果肿瘤突破了眼球,临床上称之为眼外期,可以有全身转移,需要参照TNM分期。对于肿瘤已经侵犯到颅内或者全身转移的患者,目前国际上多采用姑息对症治疗,也就是对出现的症状(例如疼痛、呕吐、发烧等)进行治疗;因为目前的临床资料证明,现有的治疗方法无法挽救这些患儿的生命,只会增加临终前的痛苦。A期A期的风险很低,主要特点是肿瘤较小并且远离重要的组织结构。具体表现是:肿瘤不大于3毫米,局限在视网膜内,距离黄斑3毫米、视乳头1.5毫米以上,而且没有玻璃体和视网膜下的种植(也就是脱落的活肿瘤细胞,即种子)。如果能早期发现小肿瘤,可以采用眼科局部治疗方法(激光和冷冻)治愈,保住患儿的眼球和视力。局部治疗的损伤小,对全身无副作用,是小肿瘤的首选治疗方法。B期B期的肿瘤具有低度风险,主要特点是肿瘤不是弥漫的,没有玻璃体和视网膜下的种植。具体表现为:A期以外的位于视网膜内的肿瘤,不限制肿瘤的大小和位置;没有玻璃体和视网膜下的种植;视网膜脱离的范围局限在肿瘤基底部3毫米以内。C期C期的肿瘤具有中度风险,主要特点是肿瘤的种植很细小,并且局限于肿瘤附近。具体表现是:玻璃体和视网膜下的种植很细小并局限于肿瘤周围3毫米以内,局部的放射性敷贴是可以治愈的,无论肿瘤的大小和位置,肿瘤都是分散的,视网膜下的液体局限于一个象限以内。对于中等大小肿瘤(B期和C期),可先用化学减容方法缩小肿瘤,然后再结合局部治疗而治愈。化学减容包括全身系统化疗和眼动脉局部化疗;前者通过静脉给药,对全身(如果有早期的全身转移)都有作用,缺点是眼球内部化疗药物浓度低;后者通过眼动脉直接给化疗药物,眼内化疗药物浓度高,全身毒副作用小,缺点是局部副作用较大,费用较高。化疗会造成身体器官组织损伤,有些辅助用药必须使用,如止吐药物和升高白细胞的药物;但对于其他保护性用药,原则上不用或少用,例如,护肝药物在保护肝细胞的同时也保护了肿瘤细胞,只有在肝功能严重受损时[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升高5~10倍以上时]才考虑适当应用。有些营养药物禁止在化疗中使用,例如神经营养药物,因为视网膜母细胞瘤来源于神经组织,使用神经营养药物可加速肿瘤细胞生长,造成转移。D期D期的肿瘤具有高度风险,主要特点是肿瘤的种植很弥散,或者是巨大的内生型或外生型肿瘤。具体表现是:玻璃体或者视网膜下的种植范围超过C期,巨大的或者弥散的肿瘤,可以有细小的或者油脂状的玻璃体种植或无血管的团块,视网膜下的种植成斑块状,视网膜脱离超过一个象限。单眼D期:对于没有视力且视网膜结构大部分被破坏的眼球,摘除是第1选择;对于有潜在视力,视乳头未被肿瘤侵犯,大部分视网膜完好的眼球,可先化疗减容(包括全身化疗和眼动脉介入治疗),待肿瘤大部分钙化后,采用激光或冷冻、眼球内注射、肿瘤切除等治疗残存肿瘤。双眼D期一般先化疗,根据效果争取至少保住病情较轻的眼球,当然,也有可能双眼都保住。

声明:转载请注明出处“中国医学论坛报今日肿瘤”







































最出名的白癜风医院
北京最好白癜风医院介绍



转载请注明:http://www.vviuov.com/lcbx/10539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