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视网膜脱落 > 临床表现

中国梦卫生梦我的梦于细微处见医德

一位因视网膜脱落在我院眼二科住院的老人因感动于医护人员对患者热情和蔼的态度、耐心细致的照顾、无微不至的关怀和周到贴心的服务,出院后不久,医院寄来了感谢信。老人在信中说,她写信的目的是希望让更多的人感受和学习二院眼二科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的高尚医德。感谢信全文如下:

于细微处见医德

——市二院眼二科医风二三事

我是一位市委机关退休干部,因视网膜脱落,医院眼二科八病区做了眼部手术。住院虽然只短短一周时间,但这个科的医护人员怀着一颗对病员的爱心,从点滴入手,从小事做起,时时处处为病员着想,令我和其他病人深受感动,倍觉温暖。这里就列举其中的几件小事。

真心真意为病人服务

医院规定每天早上8点查房,但在这里无论是著名专家还是中青年骨干医生,大家都是提前就开始查房。病人方便行走的就到检查室检查。行动不便的,大夫们就到病房里为病人检查,并耐心听取病人的描述,之后不厌其烦地讲解注意事项。对个别无人陪护、走路困难的患者,医护人员会主动搀扶他们到检查室,令患者倍感温暖。

病房里处处气氛和谐,让病人于病痛之外感到舒心。在当下社会,有很多人心浮气躁,推诿责任,二院医护人员诚恳热情的态度实属难能可贵。

责任重于金钱

眼下有些医德欠佳的大夫采取让病人做过多的检查、开大药方等手段,千方百计从病人那里获取好处、中饱私囊。而眼二科的医生却一切从病人的实际病情出发,开最实用恰当的药方,针对病情做必要的检查,对症下药。例如视网膜脱落的治疗,大夫们能通过外路手术解决的病例绝不为多收手术费而换成内路手术。这样既减轻了病人的痛苦,也节省了不少手术费。

特别是对那些来自农村的困难群体,大夫们更是照顾有加。医院不容易,在床位紧张时就让他们留下电话,一旦有了空床马上打电话通知他们入院。对家庭非常困难的患者,医生们还会自己出钱给他们买饭,从家里拿自己的衣服送给他们,给医院里申请为他们减免部分费用。

在这里聚集了一大批专家,他们不仅技术高超,医德更好!他们有着非常简单质朴的理念:治好病人的病痛,我们作为医生也很高兴。这是一种对病人的责任,一种高尚的职业操守,与金钱无关,让人不由心生钦佩。

一份温馨的指导

出院那天,护士长特意交给我一份印制好的“出院指导”。上面十分详细地写明了出院后的注意事项。如注意休息,避免劳累及感冒,注意用眼卫生;术后3个月内不要提重物及剧烈活动;禁食辛辣及刺激性食物,多食蔬菜、水果;1-2周左右复查等等,可以说是细致入微。这些提示,无疑对病人尽快康复大有裨益。“指导”还详细写明了19种眼部药物的作用、用法,便于病人准确掌握用药的方法,避免过度用药或药量不够。“指导”还列举了几种常见视网膜脱落和病变的症状、患病原因及治疗方法等,使患者对自己所患疾病有个基本了解,做到心中有数,从而更积极主动地配合治疗。更值得一提的是,“指导”中还把主要医生、护士的姓名、职称、门诊时间及挂号室的联系电话一一写明,便于病人按时复查。

作家汪中求在《细节决定成败》一书中写道:细节,就是日常生活中的小事情,想成就一番事业,必须从简单的事情做起,从细微处入手。又说,注重细节,从小事做起,就可以取得成功,创造辉煌。在我市医疗系统开展“服务好、质量好、医德好、群众满意”活动中,市二院的医务人员,就是这样从细节入手,从小事做起,时时把病人的疾苦放在心中,处处为患者排忧解难。这种高尚的医德,良好的医风和全心全意为病人服务的精神,实在值得广大医务人员借鉴学习,值得在全社会大力宣扬!

医院(医院)“眼博士公益电话门诊”-









































血管用多久你就能活多久
美丽伊人分享咽喉炎的最佳治疗方法1



转载请注明:http://www.vviuov.com/lcbx/10526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