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朋友对高度近视的印象就是“瓶儿底厚”的眼镜片儿,无非就是近视度数高一点而已,换个高度的镜片就可以了。
高度近视又称为病理性近视,是指度数在度(-6.00D)及以上的屈光不正状态。
大部分人都认为高度近视仅仅是用眼过度造成的,其实不仅跟这个外因有关,还跟身体的基础气血水平、脏腑功能、经络状况、眼睛局部状态等内在因素有关。
中医认为“五脏六腑之精皆上注于目”,气血充足、精气旺盛、视物才能清晰,高度近视是人体的气血不足、精气亏虚、眼部逐渐失去精气的滋养,发生萎缩的慢性进展性眼病。
高度近视不仅会给患者带来生活的不便,还容易导致青光眼、白内障等致盲眼病。除此之外,还应警惕高度近视导致的眼底病变,比较常见的有视网膜脱落、视网膜萎缩、裂孔以及视网膜下新生血管、后巩膜葡萄肿等,导致视力显著下降。
高度近视的健康管理
1、避免剧烈运动和情绪过激
对于高度近视来说,剧烈运动会带来视网膜脱落等风险,例如蹦极、跳伞、跳水、拳击等。此外,情绪过激带来的伤害也是容易被忽视的。中医认为:“肝开窍于目”。情绪过激,肝阳上亢、肝气不舒等问题导致的脏腑、经络功能失调,也可能造成一些严重眼疾的突然爆发,给高度近视人群带来很大风险。
2、不宜献血
高度近视的人献血时,血压会有轻微波动,而视网膜动脉作为终末动脉,在血压波动时能产生痉挛、牵拉,使得本身就较常日脆弱变薄的视网膜出现裂孔,进一步造成视网膜脱离,影响献血者视力。
所以为了献血员的安全,有的采血站在实际工作中为方便操作一般不检查眼底,而直接建议高度近视者不能献血。
3、改善不良习惯
高度近视,要有合理营养和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防控高度近视的根本是不能用眼过度,高度近视患者决不能把看手机、电脑作为课余或业余爱好。
4、定期检查眼底
高度近视患者应定期去检查眼底,也就是视网膜的情况。许多眼底病变初期症状轻微甚至没有症状,需要医生在眼科显微镜下才能看到,病情加重到一旦发现视功能受损,是难以挽回的。因此高危人群定期检查,早发现、早治疗是很有必要的。
5、坚持近视手法
眼睛是身体的能源消耗器官,因此中医有“久视伤血”的说法,眼睛之所以能够明视万物,辨别颜色,依赖于五脏六腑的滋养。《灵枢·大惑论》也曾说:“五脏六腑之精皆上注于目”。如果精气不能通畅的上注于眼睛,就会影响眼睛的功能,甚至发生眼病。
黄帝内针近视手法,该手法源自黄帝内针法脉,原名“奇穴循经疗法”。
该手法通过调理脏腑、疏通经络,有效推动气血濡养眼部,不仅提升视力立竿见影,缓解多种眼疾,同时对很多慢性病有不治而愈之功效,是一套以中医眼科为入口、全面改善基础体质的养生保健、治未病手法。
不吃药、不打针、坚持做手法,可以从根本上缓解乃至解决近视问题。
高度近视效果反馈
上下滑动查看手法反馈
▲孩子看清黑板了
▲眼底黄斑病变,两次手法大幅度缓解
▲效果稳定
▲手法后视力改善
▲清晰度提高
滑到底了
欲了解更多课程信息、了解更多护眼小知识或者免费体验手法1次(仅限北京、天津、深圳、合肥、武汉、临沂等地区),请长按下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