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视网膜脱落 > 疾病知识

抗疫英雄白内障术后网脱,高度近视患者更应

年12月31日,抗疫医生急诊科主任发布微博,表示其在某眼科进行晶状体更换手术后,视网膜脱落,右眼近乎失明,并质疑其眼科晶体植入是否必要。同日,这家眼科对此回应称,该医生右眼为高度近视并发性白内障,其右眼视网膜脱落与本次白内障手术无直接关联。

目前,相关事件还在进一步调查之中,孰是孰非,尚不能下定论。但对于当事人来说,失明之痛,其影响之深,是远无法用是非输赢来衡量的。

从这一事件中,除了为这位医生的失明感到惋惜,我们还能学到什么?

首先,应当警惕高度近视并发症的致盲危险。

据卫生部近视眼重点实验室查询拜访数据显示,目前39%左右的白内障患者是由高度近视引发的,远高于此前10%的统计数据。

而另一项数据显示,我国近视人口数量超过6亿,几乎是总人口的一半,这其中还有超过5%是高度近视患者,更让人担忧的是,高度近视患者数量还在持续增加,预计到年,高度近视人群的比重将超过10%。而高度近视引起的并发症,已成为我国45~59岁工作年龄层失明的第一主因。

所以,对于高度近视人群,特别是处在高度近视并发症高发期的中老年群体而言,应当时刻警惕自身的失明风险,注意作息,放松视力,避免剧烈运动,切勿等到失明追悔莫及。

其次,重视眼底OCT检查。

在主任医生的微博上,她也引用形象的比喻总结了自己的血泪教训,强调眼科OCT检查的重要性。

“医院看病的经历:如果你咳得厉害,医生会拿出听诊器听一下,再建议你去做个肺部CT。如果视力下降去看眼科,用镜子看眼底就好比是用听诊器听诊,而OCT检查就好比是做肺部CT。如果你遇到的那个眼科医生既不好好用镜子看眼底,又忽视OCT结果,那这个患者就倒了大霉。”

双眼OCT主要检查视神经和黄斑,对于高度近视患者而言,及时掌握眼底状况才能尽早降低致盲风险。

最后,想要降低高度近视的致盲风险,控制近视发展是关键。控制病理性近视发展,目前接受度较高的是新科技MCT技术角膜塑形镜,通过一种特殊逆几何形态设计的角膜塑形镜片来改变角膜曲率形态,夜间配戴,白天达到提高裸眼视力的效果。

视力健康没有小事,对于高度近视患者来说,每一个细节,都可能影响未来。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vviuov.com/jbzs/10608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