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有一个错觉,好像包括中国人在内的东亚人比欧美白人更容易近视,以为这是基因造成的。其实未必如此。
事实上不是中国人更容易近视,而是哺乳动物以及鸟类在光线不足的环境中长大会得近视。
没有确凿的证据证明中国人从基因上比外国人更容易近视。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以前的中国人近视率跟世界上其他国家的人一样低。近视率攀升,直观上跟恢复高考以及学校教育的普及正相关。
而其中根本的原因,是因为恢复高考后,中国人从小就把大部分的长身体的时间,都花在了室内读书上。成长期光线不足才是近视的罪魁祸首。
近视正在成为流行病
近年来,近视的空前增长使包括中国在内的东亚人陷入困境。六十年前,中国人的10%至20%是近视的。如今,多达90%的青少年近视。在韩国汉城,高达96.5%的19岁男性是近视眼。
东亚近视的青少年们不仅仅是东亚,世界其他地区的近视率也在急剧增加,目前美国和欧洲约一半的年轻人受到近视影响,是半个世纪前的患病率的两倍。
据估计,当前全球近三分之一的人口(25亿人)受到近视的影响。澳大利亚近视问题研究专家罗斯叹息说:“我们正走上近视流行病的道路。”
近视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不便,虽然戴眼镜、隐形眼镜和手术可以帮助矫正它,但并不能解决潜在的问题:近视者的眼球更长,这意味着晶状体将来自远处物体的光线聚焦在视网膜前面,而不是直接聚焦在视网膜上。在严重的情况下,眼球过长会使眼睛的内部变薄,增加了视网膜脱落、白内障、青光眼甚至失明的风险。
由于眼睛在整个童年时期都会长大,因此近视通常会在学龄儿童和青少年中逐渐加深。现在,东亚大约五分之一的大学年龄人群患有极端的近视眼,预计其中一半会发展为不可逆的视力丧失。
这些威胁促使人们开始研究,以试图了解近视产生的原因。科学家在寻找答案中,开始对古老的观念提出挑战,比如认为近视是只有书呆子才会惹上的麻烦。新的研究发现,在室内呆太长时间会使儿童处于近视危险之中,无论是读书,还是看电视玩游戏。罗斯表示:“现在,我们正在努力传达这一信息,因为孩子们需要在户外呆更多的时间。”
不全是基因造成的
多年来,科学共识认为近视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基因。年代的研究表明,近视在遗传上相同的双胞胎中比在异卵双生中更为常见,这表明近视的易感性受DNA的强烈影响。现有的基因研究已经将基因组的多个区域与近视联系在一起。
但是很明显,基因不可能是全部原因。最明显的反例之一来自年对阿拉斯加北端因纽特人的生活方式进行的研究。在偏远社区成长的因纽特人成年人中,人中只有2人是近视眼。但是他们的子孙中却有一半以上患有这种疾病。一代之内发生这么大的改变,遗传变化发生得太慢,无法解释这种快速变化,也无法解释近视率的飙升。同时在全世界范围内都有类似的发现。因而,新加坡国立大学研究近视的流行病学和遗传学的学者说:“一定是造成世代差异的环境影响。”
也不全是读书的锅
传统认为,近视有一个明显的罪魁祸首:读书。这个结论产生于多年前,当时德国天文学家和光学专家开普勒将自己的近视归咎于他的过度阅读行为,让这个想法根深蒂固。
当前许多国家儿童近视度数的上升,大概可以归因于他们花费更多时间从事阅读、学习或用在计算机和智能手机屏幕上。在东亚国家尤其如此,在这些国家,过度的重视教育正促使儿童花费更长的时间在学校和学习上。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的一份报告显示,目前上海平均15岁的孩子每周要花14个小时做作业,而英国为5个小时,美国为6个小时。
根据研究人员一直以来的记录,教育程度和近视患病率之间确实有很强的联系。例如,在年代,他们发现以色列的少年男孩上学校就读的近视率要比那些花在书本上的时间少的学生要高得多。
从生物学的角度看,持续的近距离工作可能会改变眼球的生长,由此导致近视似乎是合理的。尽管这个结论很吸引人,但却并不成立。年初,研究人员发现,每周阅读书籍或花数小时阅读或使用计算机,并不是造成近视风险的主要因素。
关乎近视与否的关键,是户外活动时间的长短
年,俄亥俄州立大学近视研究专家穆蒂和他的同事报告了一项研究结果,该研究追踪了加利福尼亚州多名八岁和九岁的孩子,他们最初都拥有健康的视力。穆蒂说,研究小组观察了孩子们的生活方式,特别是留意孩子们运动和户外活动的区别。
五年后,这群孩子中有五分之一近视了,唯一与近视风险密切相关的环境因素,是在户外度过的时间。穆蒂回忆说:“我们认为这是一个奇怪的发现,但随着我们进行分析,它的相关性一直在不断上升。”一年后,罗斯和她的同事们在澳大利亚也得出了几乎相同的结论。在悉尼的中小学对0多名儿童进行了三年观察之后,他们发现在户外度过的时间较少的儿童患近视的风险更大。
东亚的近视大赛,从上到下依次为香港、台湾、新加坡、韩国罗斯的团队发现,无论孩子是玩耍、参加野餐还是在沙滩上读书,户外活动都能有效避免近视。罗斯说:“有些孩子在户外都在非常高的水平上进行读书或近距离工作,但他们并没有变得近视。”
最关键的是强烈的光照
动物实验支持强光是避免近视的主要原因。研究人员首先在小鸡中证明了这一点。通过为雏鸡佩戴护目镜,持续长时间的降低光的强度,会诱发小鸡近视。研究人员在树懒和恒河猴中也发现了类似的效应。
但是科学家真正需要阐明的是一种机制:可以解释明亮的光是如何预防近视的。首要的假设是,光会刺激视网膜中多巴胺的释放,而这种神经递质又会在发育过程中阻碍眼球的伸长,进而避免近视。
因光照不足导致多巴胺分泌不足进而诱发近视,被称为“轻多巴胺”假说,其最好的证据再次来自小鸡试验。年,堪培拉大学阿什比的研究表明,在鸡眼中注射一种抑制多巴胺的药物,可以消除强光对眼睛的保护作用,从而让雏鸡患上近视。
合理的解释是:视网膜多巴胺通常在昼夜周期中产生,白天逐渐增加,并让眼睛从杆状夜间视力转向视锥状白天视力。现在,研究人员猜测在昏暗的室内照明下,这种周期会中断,从而影响眼睛的成长。“如果我们生活的环境没有足够强大的昼夜节律,那么事情就会失控了,白天没有强光照射眼睛,近视就产生了。”阿什比说。
根据流行病学研究,堪培拉大学近视研究人员伊恩?摩根估计,儿童每天至少需要在10,勒克斯的光照下度过三小时,才能预防近视。这大约是一个人在晴朗的夏日里在树荫下所经历的水平。阴暗的天气不能提供10,勒克斯,而光线充足的办公室或教室通常不超过勒克斯。
在摩根的研究中,澳大利亚的原住民孩子每天的户外活动时间通常为三个小时或更多,那里17岁的儿童中大约只有30%是近视眼。但是在世界许多地区,包括美国、欧洲和东亚,儿童通常只在外面呆一两个小时。
摩根说:“证据证明,增加孩子在户外度过的时间对预防近视确实有效。现在的问题是,我们如何在实践中有效地开展这项工作?”他认识到许多学校没有灵活的户外活动时间。因而必须通过学校规定额外的户外时间,因为让父母自愿这样做是非常困难的。
最后以本人的亲身经历说明近视不全是基因造成的,更多的是生活习惯的问题。我和小我一两岁的弟弟和一个表弟都是八岁入学,之前大都是在室外玩游戏或干农活。上学后,从小学到初中高中,十多年下来一直名列前茅,大学都考入名校,不可谓学习不用功,但我们仨却没有一个近视的。倒是另外两个比我们小几岁的小表弟都近视了。而比我们年长的哥哥姐姐们也没有近视的。我觉得,导致弟弟们近视的原因是用上了电器,在室内看电视玩手机电脑是主要原因。之前因为没有电,孩子们只能去野外找好玩的,不会闷在屋里,所以不会近视。所以敬告各位父母们,尽量让孩子从小呆在户外,只要不是有关近视的基因太明显,近视就不会找上门。
参考资料:
年《自然》有关近视的研究:Themyopiaboom
无名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