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视网膜脱落 > 疾病知识

承德未来也许就写在这张卫星地图里

1

最近这几个月,老往北京和石家庄跑。

每次离开承德之前,我都下意识的看看天。

看看这片让我有些眷恋的……承德蓝。

因为在北京和石家庄,

你眼前的世界,很可能是这样的。

可你是否知道:

这一抹承德蓝,是多么弥足珍贵?

前几天,承德市委书记周仲明接受了《北京日报》的专访。

他向北京的记者详细诠释了一个叫做“塞罕坝精神”的词汇:

“塞罕坝位于河北省最北部,50多年前曾是一片荒漠。年,为阻挡呈扇形围聚在北京北面的巴丹吉林、腾格里、乌兰布和、浑善达克等沙漠南侵,林业部决定建设塞罕坝机械试验林场,从18个省市调集来精兵强将组成人的开荒队伍进驻塞罕坝,拉开了与自然抗争的序幕。塞罕坝平均海拔米,最低温度超过零下43摄氏度,年均气温零下1.4摄氏度。早期的创业者们吃的是黑窝头,住的是土窝棚,在这样艰苦的条件下,53年躬耕不息,53载绿色接力,他们硬是在一片荒漠上创造了世界生态建设史上的绿色奇迹,打造出资源价值超亿元的世界上最大的人工森林,被誉为“水的源头、云的故乡、花的世界、林的海洋、休闲度假的天堂。

是的,你可知道,50多年前,这里是一片荒漠;

是几代“塞罕坝人”的艰苦奋斗,

才有了下面的“绿波万顷”。

我们找到了一张卫星地图,拍摄于年。

你可以清楚的发现,在整个京津冀的范围内,

只有承德,几乎全境都被绿色覆盖。

由此可见,

说承德有“青山绿水”,所言非虚;

目前,承德森林覆盖率达到56.7%,占京津冀区域的36%……

然而,这一切并非全都是大自然的恩赐。

周仲明向《北京日报》记者列出了一组数据:

“迄今为止,承德全民植树造林万亩,涵养了滦河、潮河、辽河、大凌河四大水系,年均自生水量37.6亿立方米,密云水库的56.7%、潘家口水库的93.4%蓄水来自承德,每年为京津供水22亿立方米。塞罕坝万亩林海每年可吸收二氧化碳74.7万吨,释放氧气54.5万吨,可供.2万人呼吸一年之用。

看到了吗?

卫星地图中的那片绿色,

也许是无数“塞罕坝人”们留给我们的礼物!

2

前几天,我在网上看到这样的一条新闻。

说起来,很是奇葩。

1罐“加拿大落基山脉的清新空气”,

能吸口,卖块钱,还有人买?

是的,真的有人买。

在那个中国买家眼中,生命或许比金钱重要。

去年,我还在新浪财经频道看到了这篇“奇文”:

“如果说过去的战争是为了争夺领土和石油,那么未来的战争可能是为争夺水资源。世界上已经有很多地区正在遭受缺水之痛,而且水资源短缺极有可能会进一步加剧。年美国国家情报总监曾做过一份报告,这份报告预测到年水资源的需求量会比供应量高出40%之多,并且南亚部分地区、中亚地区及中东地区对水的争夺会进一步强化。”

——《水资源短缺将加剧争水或引发战争》

好,说回到标题:

承德的未来,怎么就写在了上面这张卫星地图里?

那是因为“承德有水,和空气。”

而在当下,我们有足够理由将“水”和“空气”后面加上一个后缀:资源。

承德的,水资源和空气资源。

由于水资源和空气资源是稀缺的,

也是周边地区急缺的,

那么我们也似乎有足够理由相信:

承德的未来,可以走一条绿色发展的道路。

因为从那张卫星地图里看,

承德是京津冀地区的水源,是氧吧,

承德是整个京津冀地区的“绿色担当”。

下面的文字,也是摘自《北京日报》对周书记的专访。

他眼中承德未来,也许是这样的。

当前,承德市置身于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大格局,肩负着习近平总书记赋予的“京津冀水源涵养功能区、同步解决贫困问题”重大历史使命,既要“生态支撑、水源涵养”,又要“脱贫摘帽、全面小康”,如何在困境逆境中转型突围?

周仲明书记围绕承德市“十三五”规划,做出深入阐述:我们要誓守生态和发展两条底线,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以最严格的环境保护制度,把承德的秀美山川保护好。

以创建国家森林城市为抓手,大力推进“再造三个塞罕坝、一个优质坝上草原”以及京冀水源林、京津风沙源治理二期等重大生态项目,加快国土绿化进程。积极引入市场机制,探索“森林第三方运营”等模式,调动社会资本参与造林绿化,坚持“造林”与“营林”统筹实施、“生态林”与“经济林”全面发展,通过“林上”果品及深加工、“林中”休闲旅游、“林下”种养兼作、发展碳汇林业和碳排放权交易等途径,有效提升林业综合效益,确保到年森林覆盖率达到60%以上,草原“植被盖度”达到70%;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走“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之路,把生态资源作为宝贵财富来看待,作为经济要素来谋划,作为支柱产业来培育。

以生态文明理念为引领,打破传统路径依赖,确立了文化旅游及医疗康养、清洁能源、钒钛新材料、大数据、节能环保、绿色食品及生物医药、天然山泉水、新型建材、先进装备制造、现代物流“十大绿色转型产业”,着力构建绿色产业体系;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引来金山银山”的理念,通过良好的“生态引力”,吸引京津医疗、卫生、科技、教育、旅游、养老等高端生产要素和优质资源,做到“两条底线一起守,两个成果一起要”,努力走出一条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双赢”之路。

大家看出什么了吗?

相信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理解。

以我浅显的见识来看,

也许长路漫漫,

但承德的未来,和绿色有关。

        事儿哥

不必赞赏,欢迎分享!




转载请注明:http://www.vviuov.com/jbzs/10600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