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硬枕头让头型更圆
长期使用质地较硬的枕头,容易使新生儿头颅变形或形成大小脸。而且,真正影响孩子头型的因素是遗传和睡姿,并不是枕头。
正确做法:经常有意地为孩子调整睡姿,但别强行干涉,让孩子睡个好觉比什么都重要,所以睡得舒适最重要。
用酒精给孩子擦身降温孩子皮肤非常幼嫩,很容易吸收甲醛,而这种物质对脑部神经系统的危害可以说是致命的,而且即使是医用酒精或白酒擦浴,依然可能导致孩子酒精中毒。
正确做法:孩子发烧应少穿盖不要捂,可以洗温水澡,多喝水,最安全有效的方法还是遵医嘱吃退烧药。
把尿比穿纸尿裤好婴幼儿自主排尿功能要随着神经系统、尿道括约肌等的发育而逐步完善。在此之前把尿,并不能帮孩子建立自主排尿功能。而且太早把尿,还可能造成脱肛、肛裂、尿频。
正确做法:让孩子自然排尿,传统尿布和纸尿裤交替使用。
怕孩子着凉捂得严严实实孩子手脚体温低都是正常的生理现象,只是因为孩子本身心脏力量弱,血压低所导致的。捂得太厉害,反而使孩子烦躁,睡不安稳,还可能捂出痱子、湿疹。前段时间年轻的爸妈把宝宝捂死的新闻已经是教训了。
正确做法:了解孩子的冷热状况,应该摸孩子的后背或者前胸这些躯干部位,温热但没出汗,就是最恰当的。
母乳6个月以后就没营养
迄今为止,没有任何科学依据证明母乳在任何阶段会失去营养价值,母乳会根据宝宝的成长情况,自动调节每一次的分泌,满足宝宝的需求。
正确做法:世界卫生组织建议,婴儿最好纯母乳喂养6个月,6个月之后加辅食。提前添加辅食会给孩子造成过重的肾负荷,破坏孩子对母乳的吸收。因此,至少母乳喂养至1周岁,最好至2周岁甚至更久。
打呼噜说明宝宝睡的香
宝宝偶尔打鼾可能是由感冒引起的,但如果宝宝经常打鼾,可能是由于腺样体肥大、扁桃体肥大或其他原因,影响了鼻咽部通气造成的。
正确做法:如果宝宝经常有睡眠打鼾、张口呼吸的情况,医院检查。
过早学走路、用学步车让孩子过早学走路,用学步车等,会造成孩子骨髓发育异常,形成O型腿。学步车会阻碍臀肌的发展,加上多数小孩使用学步车时,是以垫脚尖方式行走、站立,小孩子自然无法学习将脚放平,以支撑身体。
正确做法:让孩子在顺其自然的环境中学会走路。
嘴对嘴喂食家长通过嘴对嘴给宝宝喂食,容易使宝宝感染幽门螺旋菌,引起宝宝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等疾病,甚至会导致宝宝生长发育迟缓。更有甚者,宝宝会感染疱疹性咽峡炎,这种病毒就是大人通过唾液和唾液飞沫传播的,感染后高烧40℃度都不退,嘴里全是疱疹,疼的无法进食。
正确做法:不和孩子入嘴同一个食物,不和孩子公用餐具,不喝孩子的水杯,不冲孩子喘气,孩子的食物自然冷凉不要用嘴吹。
嬉戏时摇晃和高抛宝宝
剧烈摇晃和高抛很容易引起幼儿脑震荡,更甚者会使视网膜毛细血管充血,导致视网膜脱落。此外,高抛宝宝还有把宝宝重摔到地上的风险。
正确做法:轻轻摇晃并没有问题,但必须用手掌托住孩子的颈部。
逗孩子喝酒儿童肝脏发育和代谢功能还不完善,即使是度数较低的酒,酒精也容易淤积在体内引起中毒。一旦过量,可能出现昏迷等重症,严重影响脑部发育。
正确做法:让婴儿远离酒精,选择适合孩子饮用的饮品。
给新生儿绑腿
不少老人认为这样宝宝长大后腿才会又直又长。其实绑腿阻碍了宝宝腿部的血液循环,不利于骨骼发育,还会给宝宝造成极大的心里阴影,更容易情绪烦躁、哭闹、没安全感。
正确做法:给宝宝穿宽松的衣服,让他的四肢活动不收任何限制。
鼓励孩子大口吃饭许多家长为孩子时,都特别喜欢鼓励“大口吃”、“快点吃”等,觉得孩子只有狼吞虎咽,才是胃口好,是乖孩子的表现。其实这是不对的,这种鼓励只会造成宝宝养成不良的饮食习惯,也会导致孩子吃饭被噎住的情况发生。
正确做法:从小让孩子养成细嚼慢咽的好习惯,吃饭时要专注,不乱跑,不玩玩具。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