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养生,一般地讲,也需要这份执着的心,长期坚持,不懈努力,才能达到养生的目的。但是老年人的养生必须要做到执着有度,而不能过分执着。老年养生有这样两个特点:一是老年,人到老年,生理机能发生了较大变化,各个器官都有不同程度的老化、退化,不同于年轻人,精力旺盛,不怕挫折和失败。老年人的承受能力,无论从生理和心理来讲,都经不起大的波折和损伤;二是养生是一种心理和生理的调养,是一种软任务,不要激烈的对抗,不需要“舍得一身剐,敢把皇帝拉下马”的决心。在老年养生的目标追求上,应当抱着一颗“只要尽力,其它只有随缘”的平常心。
哲人说,真理向前迈进一步,就成为荒谬。事物迈向极端,就会走向反面。老年养生也是一样,老年人养生需要执着,需要坚持不懈。但是,这种执着应当是良性的,是建立在理性基础之上的,而不是非理性的。非理性的执着,就变成了偏执。则要坚决避免。就是说一定要把握好养生的“度”。孔子之孙孔汲作《中庸》,《中庸》一书主张至公、至平、至真、至正,无太过、不及之差。所谓不偏不倚的“中庸之道”,用我们现在的白话来说,无非是一个“度”字。这个度的标准就是得当,得当者为宜,失当者为忌。
在养生的过程中,执着有度,才能在实现养生目标的过程中感受到养生的效果,享受到养生的乐趣。这个度把握好了,就能养生;相反这个度把握不好,就会伤身。养生变成了伤身,这是每一个老年养生者,包括家属都是不愿意看到和接受的结果。
这个度的把握,首先表现在对养生项目的选择上。我们老年人养生,必须要把养生的目标定在一个自己能控制、能实现的范围内,要适合自身的身体条件和心理适应能力,这样才能达到养生的目的。
本文拟从学习、运动、饮食、娱乐、节俭等几个经常接触到的方面谈一谈如何在老年养生中把握好“度”的问题,供大家研究、探讨。
1学习有度
爱好学习是一种美德。它是充实自己内心世界,掌握某种技能,获得某种知识的必要途径。老年人爱好学习,坚持活到老学到老,这对于充实老年生活,无论是养生还是养心,都是大有裨益的。但是一定要注意掌握这个“度”。不是说学得越多越好,下的功夫越大越好。
超过了自己的承受能力,就会出问题。我们老年大学有的学员一学期选了四、五门学习的课程,一个礼拜多数时间都天天奔波在学校与家庭之间,十分辛苦,劳力劳心,没有必要。有一个学书法的学员为了练习书法,从早到晚练了三天,用眼过度疲劳,结果视网膜脱落,医院去做手术,得不偿失。
2运动有度
前不久报纸上刊载一位老人在公园锻炼,因连连以掌击树过“度”而休克。我们且不说击树之兴趣是否可取,但过“度”的锻炼的确是不可取的。“度”是一种在生活中自我节制的标尺。西班牙作家塞万提斯说过:“身体健康,起居有节,能延年益寿。”
生活没有节制,往往促短寿命。”华佗说“人体欲得劳动,但不当使极耳。动摇则谷气易消,血脉流利,病不能生。”意思是说人的身体应该得到运动,只是不应该太过极限。运动则食物得到消化,血脉得以运行,这样就不会生病。陶弘景《养性延命录.教诫篇》说“养性之道莫久行,久坐,久视,久听,能中和者,必久寿也。”我们说,生命在于运动。首先是这项运动要适合自己的身体条件,其次运动的强度要适合自己的承受能力。就是说,养生应该做到运动有度,劳逸结合。
超过自己的承受能力超过了这个“度”,就会伤身,而不会养生,切不可勉强自己,超过自己的承受能力。
有的人腿脚有病,却偏要坚持爬山,走路,结果加重了病情。有一位自行车运动爱好者,参加过不少的自行车比赛和长途拉炼,甚至组队从重庆出发到过我国的东北漠河,也得过不少的比赛奖励。到了80岁,都还想参加长途自行车旅行。结果被自行车爱好者组织劝退了。因为他的高龄已经不再适合参加这项运动了,再勉强为之,就会出问题。
3饮食有度
《黄帝内经》说“饮食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饮食有节,节指的是节制食欲,节律饮食以及忌口。
养生应该节制食量。食量过少,则摄入能量不足,化源缺乏,短期内可能会影响到人的精力,久而久之,将可能导致营养不良,气血生化不足,形体消瘦;饮食过多,摄入营养过剩,可能致百病生。此之谓过犹不及。饥饱适中既能保证人的精力,又能防止肥胖等病症。吃饭时细嚼慢咽,这样可以避免吃得太饱。每餐的菜式种类不宜过多。因为种类繁杂可能出现食物相克,产生毒素,损害健康。饮食须有节忌。身体不需要的少吃,对身体有害的、变质的食品不能吃。烧焦的食物不能吃,尤其是烧焦的鱼和肉。少吃明火烤肉、烟熏肉和用亚硝酸盐处理过的食物。
我们有些老同志,不忌口,只图口舌痛快。明明有了糖尿病,还是想吃什么,就吃什么,连糖也不大忌。有的人有了高血压,高血脂,仍然是大鱼大肉。这是拿自己的身体开玩笑。
我们说饮食有度,就要把握好这三个方面的度:一个是食物的种类,不能吃的就不要吃,偶尔尝一尝可以,一定要把住这个关;二是吃东西要注意量的界限,有个六、七分饱就可以了,最多八分饱。老年人不要搞饕餮盛宴,杯盘狼藉,这样肠胃受不了。既浪费又伤身,大可不必。三是注意荤素搭配,不要偏食。不要吃得太油腻,也不要一味素食,荤腥不沾。太油腻脂肪储存过多要出问题,同样一味素食也要出问题,荤食过少,可能引起营养不良,身体虚弱,抵抗力下降。适当的油脂,可以增加身体营养,还能减少便秘。
4娱乐有度
人到晚年,喜欢搞一些娱乐活动,比如下下棋,打打牌,唱唱歌,都是不错的选择。它可以丰富自己的晚年生活,增加生活乐趣,也可以扩大自己的社会活动圈,排除孤独感。所以国家提倡“老有所乐”,并为老年人创造这方面的活动条件,组织相应的比赛。但是这里也有一个“度”的把握问题。娱乐也不能过度,不能太过执着。参加什么样的活动,玩到什么程度,自己要把握好。否则,就会乐极生悲,闹出问题来。
有的老人玩麻将,白天玩了,晚上又玩,没有节制。有的老人身体有病,还坚持玩,结果高血压病犯了,医院,有的甚至就倒在桌上,再也起不来了。这样的玩法,我们要避免;这样的结局,我们要警醒。
5节俭有度
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们每一个中国人都应该发扬光大。老年人奋斗了一辈子,深知幸福来之不易,金钱来之不易,节俭一点,克制一点,不要那么铺张,不要那么讲究,这是应该的。这一方面是从实际需要出发,另一方面也是在为年轻人做表率,宣示勤俭是传统美德。但是什么东西都不能过,节约过度,就走到了问题的反面。过度节约,一方面是苦了自己,另一方面,后辈也不赞同,看着心疼,着急。
有的老人,自己舍不得买水果吃,儿女买回来了也舍不得吃。看着水果在坏了,就吃坏的。结果一筐水果一个好的也没吃,全吃的是坏的。你说这种节俭,是不是变味了呢?还有的老人,自己舍不得买衣服,说旧的穿上舒服,儿女买的衣服也舍不得穿。现在时代在进步,社会在发展,过去那种“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的观念,早已过时了。现在是要提倡消费,拉动内需。当然勤俭节约的传统不能丢,现在的节约更多的是表现在不浪费、不奢侈上。
老年养生,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到人生的方方面面。学习也好,运动也好,饮食起居也好,我们老年朋友都要把养生的意识加进去。老年人重在一个“养”字,其他都是次要的。养生既是目的,也是过程。在养生的过程中去追求养生的目的。
把身体养得好好的,把心态调整得好好的,活得健健康康的。在这里边,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度”的把握。这个度把握好了,养生的目的就会达到。
作者:陳長華
中国·重庆·璧山·三担湖公园
声明:本文所引用图文不做商业用途,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