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谁更厉害,这是个经典话题,几乎所有的公开社区都能看到,而且结果永远是,辩论双方谁也说服不了谁。
倾向西医的人:喜欢西医的准确表述,一切明明白白,认为中药能治好某种病,是凑巧其中有某些成分能杀死某种细菌/病毒,应该把中药科学化,提炼其中有效成分。
至于中医理论,阴阳五行什么的,哈哈哈哈,人类在文明早期的不成熟总结而已,早就应该被时代抛弃。即使有人讲看中医看好了,又有什么奇怪,个案不能代表整体,再说自愈的人也一大把。
倾向中医的人:喜欢拿案例来佐证自己的观点,好不好看疗效。不管你们怎么说中医不好不科学,反正我自己/我妈/我大爷/我邻居/我朋友得某某病,在医院治了很多次都无效,最后看中医看好了。中医阴阳五行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不应该被抛弃。至于自愈,有本事你得个面瘫之后别去针灸,等着自愈。
世界就是这么有意思,同一个东西,每个人站在自己的角度看,总能得出形形色色甚至完全不同的结论。
想客观地评价中西医,还是回到他们的本源为好。
西医,喜欢西医的人一般用现代医学这样的词来表述,以便和中医、藏医以及其他传统医学相区隔,也和西方过去放血疗法之类的“黑历史”彻底洗清关系。
西医属于西方实证科学的一部分,对人体的研究,早已从解剖能看到的层面一路飙到了分子,从分子水平阐述基因组、基因、基因转录及其调控、细胞周期和信号转录等等。
不可否认,西医把人体或者疾病在微观层面的表现描述的那么细致,本身就给人以靠谱的感觉。
所以,如果在诊断上,需要“看到”某个器官发生了什么器质性的病变,或者在治疗上,需要修补某个器官,西医绝对是一把好手。
这是西医的长项。
值得一提的是,西医在产科方面的发展,给很多无法顺产的产妇做剖宫产手术,让女性生育安全度大幅提高,不再是一只脚踏进鬼门关。
相形之下,尽管中医历史上也有一些产科的经典案例,但是绝大多数女性生育并没有高明的医生在旁帮助,仍是接生婆,顺产不成功就意味着极为危险。
身为女性,在产科这个问题上,我要向西医致敬。
中医,更委婉的表述应该是祖国医学,或者是传统医学,以和现代医学相对。
中医走的路子完全跟西医不同。因为早期没有诊断用的仪器,科技水平也决定了不可能造出这样的仪器,所以在诊断上都是在研究怎么从外表看到内里,所以才会发展出脉诊、舌诊这些方式。
和西医相比,好处一是简便,可以不借助于仪器,二是范围广,不限于器质性病变,如果器官本身没变化,但出现功能性病变,也能分辨。
缺点也很明显,一是对于器质性病变的判断不如西医直观、清楚,二是非常依赖于医生的医术,高手和二货的区别有时候都不是程度的差别,而是性质的差别,是对还是错。
在治疗思路上,两者更是南辕北辙。西医对疾病的诊断往往有明确的指标,那么治疗也会围绕让这些指标回归正常的思路。
中医从诊断那块就走的是“寻找联系”的路线,到治疗这里也是一脉相承的思路,调整与疾病有关的身体各个系统。
如果一个疾病发生在A部位,但是病因在B部位,中医追求联系的思路就发挥作用了,这是中医的长项。
讲道理总是枯燥的,我们还是用故事来说吧。
年我快生孩子的时候,和我老公下楼遛弯,都没带手机,回家一看,十几个未接来电。是我老公的哥哥打的。他的眼睛突然出了问题,就是视野范围内有一个部分消失了,这是很奇异的感觉。听到他的描述,我立刻就想到了,是视网膜脱落。
他说在老家那边检查,确实是这个结果,但是做手术排不上,问怎么办。我说,让他立刻收拾行李坐最近一班火车过来,我们在这边想办法给他找医生。
他还很扭捏,说你们这边也要生孩子,不方便过来。
我说这会还客气什么,我也不在家生,你也不在家做手术。视网膜脱落,一定要抢时间,早治和晚治,手术方式都不一样,立刻过来吧。
他们到底还是磨蹭了一天才来,好在到了的那天下午就做手术了。
这个手术不是全麻,病人是清醒的,听主任一边做手术一边给学生讲,这个病例处理很及时,不用摘除眼球就可以做下一步了等等。病人听了,既高兴,又直冒冷汗。
这样的问题,虽然目前西医的手术方式也并不完美,存在诸多隐患,但是既然视网膜已经开始脱落了,找西医应急处理还是合适的,否则他很快就有失明的危险。如果找中医,恐怕还没等他找到好的中医呢,就已经失明了。那不是更悲剧吗。
我们再看一个故事:
在某乎上看到有人提问,痒是痛的一种吗。回答的人特别热情,不但告诉他,不是,还给了一个链接,就是一个很痒的病人的案例。
那个案例很重口味,是一个30岁左右的女性,她痒到非同寻常的地步,开始是挠破皮,后来是把自己的头骨都挠穿了,穿了……
医生怎么都找不到痒的原因,就说她是臆想。后来来了个女专家,也是神经外科的专家,说她不是臆想。病人感动得差点哭了,后来跟记者说,当时就觉得这医生是天使。
但是这个女专家也找不到原因,她只是觉得不应该切除患处的神经,开始研究是不是大脑的某个区域出问题了。
医生这边没争论完呢,患者那边受不了了,还是接受了右眼附近神经的切除手术。但是还是没解决问题,还是痒。每天睡觉的时候都得穿防护服,戴手套头套,把手绑起来,直到现在还是一样。
这种无名痒痛还真是西医的软肋。
那么从中医的观点怎么看?痒有很多种可能,比如说外感,风、寒、燥、火、湿,都可能导致皮肤痒。风邪尤其明显,而且风邪有个特性,会走窜,不在一个固定位置发病,这里痒完了那里痒,很闹心。
寒邪相对好处理一点,刚感受外邪的时候,想办法解决,比如开皮毛,出一点汗,往往就缓解一些。
燥邪,让人皮肤很干燥,发痒。火气的问题,如果是在皮下,皮肤虽然是最大的散热器官,但毕竟能排出的火气量有限,如果还有很多蕴藏在皮下,可能引起痒,也可能引起各种疹子。湿邪,也可能导致痒,不过湿邪很难缠。
人体内里失衡了也可能导致痒。诸痛痒疮皆属于心。这种无名瘙痒,肯定要找心系统的问题。过于强,过于弱,都可能失衡。
还有一些情况,跟心系统有关系,但不是完全等同,比如血虚,这个和肝脾肾也有关系,血虚也可以导致瘙痒。
中医有句老话,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
还有很多可能,我们不扩展分析了。
但是你看,从人体各个系统是有联系的这个思路出发,还是有很多解决办法的。如果就那个痒的位置来解决痒,哪怕神经切除了都不管用。
所以中西医完全是从两个不同的指导思想出发的,走了不同的路径,各有优点,也各有弱项。
如茵点评:既然两者都很有用,我们的态度也可以是:不粉不黑,不砸不吹,能用到谁的长项就找谁,如果没把握就两边都听听意见。
北京治白癜风最好医院氮芥酒精价格是不是很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