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L晶体手术作为一种高端的近视矫正方式,其晶体生物性能良好,柔软微小,置入眼中如无物。
ICL采用“加法式”原理,不破坏眼部原本的结构状态,对眼部状态容忍度较高,且摘镜者术后表现出更细腻的视物能力和开阔的视野,逐渐受到更多年轻摘镜者的青睐。
既然ICL是晶体手术,为什么有的人还要打激光呢?难道是做ICL送激光体验?
为了把这件事说清楚,我们还要从视网膜孔裂开始——
01视网膜:"我裂开了后果很严重"
视网膜裂孔是视网膜的某处全层裂开,就像衣服有一个破口一样。
如果放任不管,有可能导致液化的玻璃体,经视网膜裂孔进入神经上皮层视网膜下,从而使视网膜神经上皮层与色素上皮层分离,而导致孔源性视网膜脱离,会引起患者视力明显下降和视物变形。
02视网膜:"我裂开了你们都有责任"
后果既然如此严重,那就算不做近视手术也要先治疗。那首先要找到病根,到底谁要为视网膜裂开负责呢?
PENTACAM:检测角膜形态,测量角膜厚度等(ICL术前)
首当其冲的就是近视患者自己。
从低度近视发展为高度近视的过程中,眼球会越来越大,球壁越来越薄,球壁各组织不堪重压,开始萎缩、变性。
与此同时,玻璃体开始变性。
随着高度近视眼球的变大,玻璃体开始发生变性,逐渐开始液化,液化的玻璃体在运动过程中不断牵拉视网膜。
ORBCAMⅡ:检查角膜直径(ICL术前)
或是遭遇不可抗外力。
遭遇外力突然撞击,通过玻璃体传到,也会导致视网膜破裂。
03视网膜:“我裂开了我很痛我不说”
视网膜虽然裂开了,但我们不会觉得痛。所以就听不见它无声的呐喊。那如何判断它是否受伤呢?
飞蚊症——患者早期可能出现闪光感或眼前黑影飘动(不明觉厉的还以为是幻觉);
眼内有墨水飘动、视物变暗——这可能是由于视网膜裂孔导致了血管破裂。
无症状者——还有一部分患者在常规的眼科检查中也很难发现。
OCT:检查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等多项指标(ICL术前)
一旦视网膜裂孔没有及时发现,进一步可导致视网膜脱离,患者出现严重的视力下降或眼前固定黑影遮挡等,严重则导致视网膜脱落。
04如何诊断和治疗?
在近视手术前,医生会根据手术类型进行大大小小20余项的检查,并且是在眼部状态稳定的过程中进行,所以能准确判断眼部各组织的健康状态。
如何诊断?
有经验的眼科医生可直接利用检眼镜,在裂隙灯下通过前置镜/接触镜将眼底一览无余。也可以通过眼B超、OTC及眼底照相机等辅助诊断。
眼部B超:检测眼球、玻璃体、视网膜等(ICL术前)
对于高度近视患者和有症状的患者,更要医院进行治疗。
如何治疗?
治疗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封闭裂孔,封闭的方法可以采取视网膜激光光凝术,所以嘛,此激光非彼激光。而是治疗一项严重的眼底疾病。
散瞳,松弛眼部神经肌肉调节能力
05ICL:包容的前提是健康
近视手术不是来即能做的,患者自身的健康状况决定者是否能进行手术和术后视力恢复程度。如果眼底情况不达标,或身体其他疾病,是不可以进行手术的。
但ICL晶体手术以不破坏眼部组织结构的方式进行,条件相对宽松,受术者术后视力也表现出更细腻、色彩度和感光度更好。
所以,近视不能任其发展,眼部状态尽量每半年做一次全面检测,高度近视者更要时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