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常有疑问:自己的近视到底属于什么程度、属于哪种类型呢?下面就来介绍一下近视的不同分类方法。按照不同的标准,近视有很多分类。
1根据近视度数分类低度近视:近视度数小于度(即-3.00D)
中度近视:近视度数为度~度(即-3.00D~-6.00D)
高度近视:近视度数大于度(即-6.00D)
2根据屈光成分分类轴性近视:眼轴长度超过正常范围,角膜和晶状体等基本在正常范围,外界平行光线进入眼内聚焦于视网膜前。
屈光性近视:眼轴长度正常或基本在正常范围内,多由于角膜或晶状体曲率过大或各屈光成分之间组合异常,屈光力超出正常范围,而使外界平行光线进入眼内,聚焦于视网膜之前。
3根据眼部是否发生病理变化分类单纯性近视:近视度数多数在-6.00D以内,眼底一般无病理变化,进展缓慢,用适当的镜片即可将视力矫正至正常,其他视功能指标多属正常。
病理性近视:由于眼轴的不断增长,可出现程度不等的眼底病理性改变。与正常人想比,病理性近视发生视网膜脱落、撕裂、裂孔、黄斑出血和新生血管的风险要大很多,这些病例性损害可造成视力损伤甚至失明。
一旦确诊为近视,还能否恢复?从近视的原理来说,目前,如果已经确诊了近视,那么近视是不可逆的!大多数孩子为轴性近视,即以眼轴增长为特点的近视,就像个子长高不会变矮,眼轴变长了也不会缩短。因此,由于眼轴增长引起的轴性近视一旦发生,近视便不可能被治愈。
已确诊为近视的儿童青少年,除小部分是由于屈光间质的曲率造成的,大多数是由于眼轴变长造成的。我们只能通过努力,延缓近视度数的进展和眼轴长度的增长,降低发展成为高度近视的可能。
如何保护视力、延缓近视进展?儿童青少年要从小学习科学的用眼知识,进而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