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次推送关于近视眼手术的文章之后,没想到有那么多小仙女跟我一样,多年饱受近视眼的痛苦。
那篇文章里,其实主要是介绍最常见的全飞秒以及半飞秒这两种手术,而投稿的小仙女也采用的是半飞秒的手术方式。
没看过的仙女请戳链接粉丝亲身经历投稿
连小精怪都超级想做的近视眼手术~
在文章中也提到过,作为大近视眼的小精怪本人,其实最感兴趣的还是ICL晶体植入这种手术方法。
我为什么对晶体植入感兴趣呢?先来对比一下晶体植入和激光手术的最潜在直白的优缺点
半飞秒,全飞秒激光手术
优点
价格实惠,技术发展时间长,普及程度高,手术人数多。
缺点
1.手术需要切削角膜,因此对于接受手术者的角膜厚度会有要求,角膜过薄的人不能进行这项手术。
2.高度近视者也无法通过激光手术进行矫正(医院进行检查后,由医生判断是否可以进行手术)
3.全飞秒术后,若出现因用眼习惯导致的再次近视以及度数增加,是没有二次手术的机会的。并且,全飞秒只能矫正单纯的近视问题,无法矫正其他视力问题如散光,远视。
4.角膜损伤相对较大,手术后有视力回弹的可能。
ICL晶体植入
优点
1.不对角膜进行切削,且可以治疗角膜薄的近视者
2.可以治疗激光无法治疗的高度近视者,受众广
3.手术是可逆的,对于术后晶体佩戴不适,或者近视度数出现变化,都可以取处或者更换植入的晶体,或进行二次手术。
4.个性化定制,可以对每个人的近视,散光度数等多方面眼部数据进行测量,定制晶体。
缺点
1.贵(这真的是个不能忽视的“缺点”??)
2.术后长远来看,植入晶体可能会引起自身晶体浑浊,导致白内障。
就这个问题来说,其实在医学上也并不是没有办法进行改善。
之前的ICL采用的晶体,需要在植入前,用激光在虹膜上面打孔,以消除因虹膜周切孔阻塞或太小引起的术后高眼压,同时能够保证房水的流通,因此不影响自身晶体的营养供应。从而尽量减小植入晶体对于自身晶体的影响。
而技术进步到现在,晶体植入采用的新一代的晶体,是中央孔型的ICLV4c晶体,也就是说,这种晶体本身带孔,因此不需要再进行虹膜激光打孔。
以下是老式晶体和新一代晶体的对比
这个孔的作用不光可以缓解术后可能出现的高眼压,同时也大大降低了白内障发生的风险。
(注意,是降低,而非彻底杜绝)
在网上有一个对比激光手术和icl晶体植入的说法
“同样是改善近视,激光手术相当于做减法,切削角膜,改变角膜形态,从而达到调整屈光,矫正视力的效果
而ICL晶体植入则相当于做加法,将‘镜片’植入眼睛中”
这也是我个人对于ICL晶体植入更有兴趣的原因,创伤小,风险低,可逆性强。
精怪的碎碎念
对于“加法”来说,如果出现问题,我们尚有余裕可以去除多的一部分进行还原。
而对于“减法”来说,就颇有点“不成功便成仁”的意味,可逆以及可调整的方案实在是过于有限。
还有一点,是关于大部分仙女之前和我询问的手术后是否可以佩戴美瞳的问题。
激光手术后由于角膜被切削,因此大部分医生的建议是,即使手术恢复,也不建议佩戴美瞳,以避免可能出现的角膜磨损,以及感染。同样,长期佩戴美瞳者,在激光手术前的术前检查,也可能由于角膜损伤等其他附加问题,导致无法进行激光手术。
相对于激光手术比较严苛的美瞳限制,我等小眼珠星人就有点望而却步了。
但是ICL晶体植入,在手术完全恢复之后,是可以佩戴美瞳的。
并且有些超高近视的仙女,超过了ICL晶体植入的近视矫正范围,即使做完icl晶体植入手术,也可能需要佩戴隐形眼镜或者框架眼镜进行辅助。
那么ICL晶体植入的矫正范围到底是多少呢?
我们前面说,对于高度近视(目前临床的常规标准是~度)激光手术是无法进行矫正的,
而对于ICL晶体植入来说,也有一个上限。
关于这个上限,不同的文献给出的标准都有轻微的差异,但是在我咨询了多名对此项手术有经验的眼科医生后,得出的共同结论是度,通常来说,从临床角度,小于度的近视就符合了ICL晶体植入的手术标准。
但是根据个体差异和情况不同,还是需要在严格的术前检查之后,才可以判断是否可以进行手术。
我是投稿分割线
PeppaICL做这个手术,最痛苦的不是手术,而是检查
检查也没什么肉体痛苦,医院,比较痛苦
因为要检查足够清楚才好配合适的晶体,所以术前至少要查两天,
检查需要裸眼视力,矫正视力,眼压,电脑验光,散瞳验光,角膜厚度,裂隙灯,角膜地形图,orbscan2,角膜内皮细胞计数,A超,B超,前节OCT,眼底OCT,散瞳眼底照相,眼底检查,心电图,血压,抽血化验,传染八项。
第二天需要复验,主要是验光,确定晶体度数。
大部分检查都是需要让你把头放在固定器上,盯着一个东西看(就像做电脑验光时看里面的小房子那样),只不过里面有的是红点点有的是绿点点有的是圈圈里面有个点之类的,总之让看什么就看什么就可以了。
除此之外有一个看眼底的检查,是要把镜头放在眼球上去看的(会滴麻药和涂润滑剂,不会伤到眼睛),但这个有人比较敏感(比如我)做完后会有两三天结膜红肿不适,但不管它自己也就好了,还有一个是医生会拿一个两头尖的(其实是钝头,不会伤到眼睛)的卡尺量角膜(就是黑眼珠)的大小,确定晶体的尺寸。
还有一个测眼压是让你盯着一个点看,同时对眼球喷一下气的(不难受,不会伤害眼睛,但是会条件反射想闭眼躲开,需要自己控制一下)。只有这三个是有接触的,别的都是让看什么就看什么了。
检查后符合要求就可以订晶体啦。
因为晶体是定制的,带散光晶体大概需要1到3个月,不带散光晶体一般在1周左右。手术前3天需要点消炎的眼水,每天4次,在晶体到位后,会第一时间安排手术。
我做的不带散光的,虽然我两眼都有50左右的散光,但医生说散光片都是度起的,没必要加,加了也没合适的度数,所以就用了不带散光的。于是检查完的第二周就约好做了。
这个手术的过程是这样的
在后房(黑白眼球交界处)开一个3mm的小口,注入粘弹剂(可以理解为润滑剂),把镜片用专门的工具从小口推进去,镜片会自动张开,然后调整位置,把粘弹剂冲出来,对合切口,就好啦!
每只眼整个过程大概两分钟。
但是准备的时间比较长,进手术室前要滴四次散瞳药,每次间隔十分钟,进手术室的时间也比较长,从进到也可能会超过半小时甚至一小时。
要冲洗结膜囊,滴麻药,让你躺在手术台上开始消毒,铺巾,等等的准备工作,最后是只露一只眼睛在外面的,会让你睁眼在露出的皮肤上贴保护膜,然后用利器沿着眼裂把保护膜割开,再拿一个东西把眼皮撑起来,这样就闭不上眼了,不过因为滴了麻药,只有点木木的感觉,并不会觉得眼睁的时间太久会酸,倒是另外一个没做的眼因为闭不严酸的很(我比较笨不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然后又是几遍冲洗消毒,手术就开始了,医生会让你看着上方的灯,挺刺眼的,不过也能忍受,切口没感觉,注粘弹剂时有点涨,不太舒服,如果0是完全没不舒服,10是受不了,那这个不舒服是4左右,无法忽略,但可以轻松忍受。
然后放晶体,换了一种不舒服法,程度还是一样的,晶体放进去之后就可以看清照我的灯是什么样子了!
好激动!调整晶体的时候难受程度有增加,并且有点很钝的痛感,能到5-5.5的难受,就是费点力气可以忍。
然后冲粘弹剂,不舒服回到了4,最后对合,去掉眼皮撑子,涂眼膏,闭眼,把皮肤保护膜撕掉(有点痛,想象一下把胶带粘在身上然后撕掉),然后用纱布盖上眼睛,把脸上的单子都拿去,固定好纱布就可以下手术台了。别看我讲了这么久,每个步骤只有几秒到十几秒的时间,比做一分钟的平板支撑好受多了,因为痛苦的时候会觉得时间好长。
手术过程动图
下手术台时的难受程度大约是2.5,转移注意力的话会完全感觉不到难受,但是大家一定注意力都在眼睛上呀,所以就只好忍着了,说实话,心里的紧张是远大于身体的痛苦的。
切口在时钟12点的位置,所以闭上眼睛正好上眼皮压会到伤口,医生要求15分钟不要睁眼避免出血。
一个小时后开始测眼压,这时大部分人都会由于手术刺激之类有点偏高,也有人是正常的,然后每半个小时再测一次眼压,如果眼压不高并比较稳定,两三个小时就可以回家了,眼压高的话医生会给处理,然后再观察,一直到正常为止测眼压时纱布打开可以悄悄的看下周围,超清晰的。
测眼压的前一两次会滴缩瞳药,大部分人会有点不舒服,感觉就像洗发水什么的进眼睛的感觉,但没那么强,只有一点点。
我是少数比较敏感的人,滴完很难受,本来出了手术室(下台后十分钟左右)眼睛的不舒服已经降到一分,不专门去感觉就不会觉得不舒服的,滴完缩瞳药就觉得立刻到了难以忍受的程度,6-7分的难受,酸,胀,涩。
不过同一天做手术的那么多人里只有我一个是这样的,我本来也是比较敏感的体质,所以也不算意外了。然后医生给处理了之后很快就好了,眼压也降下来了,因为这个还被留到最后才让走。
术后
手术完开了一堆眼药水眼药膏,第二天拆完纱布开始用。
拆纱布时会查视力,测眼压,做oct和电脑验光,基本上拆完纱布大家的视力都在1.0-1.2左右,也有1.5的,但大夫说周内的视力都不稳定,因为手术完角膜会水肿什么的,一周后会基本稳定,完全适应要三个月到半年。
做完检查会滴散瞳药促进瞳孔大小恢复(因为术后用了缩瞳药作用会持续比较长的时间)。
滴完散瞳药很快看到了传说中的光圈,就是看亮的东西的时间,周围有一圈光,像观音或者西方的神什么的之类的头上的那一圈,很是科幻,但想看的东西都能看清。
然后有一个现象,就是看不同距离的东西的时候,要对一会焦才能看清,就和手机对焦差不多那样。还有就是看近处30cm左右,很费劲。而且根本看不清小的东西,比如眼药水瓶上的说明。
再然后就是眼睛很容易酸涩难受,这感觉和做完放在眼球上检查眼底那个检查之后的感觉差不多,应该也是刺激到了结膜造成的,涂上眼膏闭上眼睛就舒服了。另外结膜上切口处有积血,不多,被眼皮挡着别人也看不见。
晚上散瞳药作用消退后,在明亮的地方看不发光的东西已经很清楚了。
三天复查时,白天看太阳或者太阳的反光时会有光圈,正常情况下基本没什么异常,也可以短时间的看30cm的近处,有一个人说他看不清近处,医生问多近,他把手放在离眼睛5cm的地方比划,医生说,正常人那么近都看不清的。
总结
做完手术,你相当于有了一双新眼睛,你要重新适应,磨合,并且好好爱惜,注意用眼卫生。
如果不注意用眼习惯,天天都离很近看,可能会近视加深,毕竟近视是看近处太多眼轴变长造成的,手术只是相当于放了个镜片在眼里,并没有把变长的眼轴缩回去,目前也没有技术可以把眼轴缩回去,所以想维持视力一定要纠正用眼习惯。
另外因为眼轴变长之后视网膜并不会跟着变长,所以近视的人,尤其是高度近视的人,容易视网膜脱落,所以要求大家每年至少查一次眼底看视网膜的情况,手术本身对眼底没有影响,但眼轴变长有。
然后就是继续用药,七天复查。
这时候视力已经基本稳定了,大家的视力都等于或高于术前的矫正视力,在1.2左右。我是术后两三天在1.0,术后一周1.2,其实1.5也是可以看的,只是没1.2那么轻松。
看近处远处切换时也没有对焦感了,光圈依然有,但白天可以忽略,晚上比较明显,但也不影响看东西,该看什么都能看清。夜视力不如白天好,但正常人的夜视力也不如白天好的。
看30cm的近处很轻松,甚至可以看到20cm那么近,小字也能轻松看清,结膜的积血也消退了,眼睛酸涩的症状也基本没有了,但是又老有异物感,很不舒服。对着镜子仔细看了看,发现睫毛碰到眼球了!同一天手术的人也有这样的,我们怀疑是眼药水太营养了把原来有点倒的睫毛长长后碰到眼球了。这个问题不大,拔下来就好了,注意消毒工具并且滴消炎的眼药水。
现在已经做完手术一个月了,光圈还有,并且会永远有下去,但是已经不明显了,不影响看东西,开车。医生说时间久了会越来越不明显,因为大脑会发现这个光圈是不存在的东西然后慢慢学会忽略它。
其他的,就和裸眼感觉一样了,当然是视力很好的裸眼。
还有一点,医生说术后防止外伤碰到眼睛或者眼睛进异物(据说有个人术后把桔子汁吃进眼睛了),要戴两到四周的墨镜或者平光镜,而我就不一样了,我买了护目镜,连风吹沙子起来我也不怕了!
关于手术以及术后的随诊注意事项,这位仙女也细心的拍了照片,有需要的仙女可以先保存下来
我非常欢迎各位仙女对于自己的手术经历进行投稿,因为理论干货是一回事,然而亲身体验的参考价值,则是不可替代的一部分。
有什么关于近视手术的问题,依旧可以留言哦~
goodluck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