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视网膜脱落 > 疾病危害

来自人体疾病的信号

早在二千多年前,我国的第一部医学专著《黄帝内经》中有这样一句话:“有诸内必行于诸外”,其大意是“人体内部的某些疾病,可以通过体表特征(如皮肤、毛发、面色、舌象、五官、体液等)显现出来。因此,观察人体的某些异常变化可以了解人体疾病的轻重,病程的深浅;甚至还可以判断疾病的转归及预后。有助于疾病的预防、诊断和治疗。

眼底---观察健康的窗口

我们称眼底是健康的“窗口”,这是因为除了许多眼睛本身的疾病以外,还有许多全身其他系统的疾病也会在这个“窗口”里出现一些特有的改变。如颅内肿瘤、脑炎、脑外伤以及其他引起颅内压升高的疾病,在眼底都可以出现双侧视神经乳头水肿。这种病的早期表现为视神经乳头边界模糊、乳头高起三度(约1毫米)以上,且有充血发红,表面及周围可见出血条片,视网膜静脉怒张变粗;晚期表现为乳头颜色变白,发生视神经萎缩。额叶脑肿瘤可以发生一侧视乳头水肿,另一侧视神经萎缩的特有表现。高血压及动脉硬化者的眼底可以出现视网膜血管痉挛、变细,视网膜动脉反光带增宽,动静脉交叉压迫,视网膜出血和渗出,甚至视乳头水肿等。慢性肾炎和肾性高血压也可发生类似高血压的眼底改变,但视网膜水肿明显、颜色苍白等又是其特征,尤其是黄斑区放射状渗出改变,在其他疾病时并不多见。各种贫血和白血病、眼底除视网膜血管扩张,颜色变暗之外,也可以发生视网膜出血和渗出,而出血片中心的白色斑块又往往是血液病眼底所特有。糖尿病病人的眼底也有其特点,那就是血管的小而圆的点状出血(实际为毛细血管瘤)以及黄白色的硬性点状渗出等。妊娠中毒症的病人,眼底往往可见到视网膜血管痉挛变细,视网膜水肿,甚至视网膜脱离,视力受到暂时或永久的损害。其他许多传染病(如脑膜炎、脑炎等),眼底也可见到其相应的改变。就连被人们称为“特级癌症”的爱滋病也可在眼底早期发现棉絮状渗出等病变。

眼底检查可以对许多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后估计等,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白内障有先兆

老年性白内障是在不知不觉中发生与发展的。不过,在其发生发展过程中,会出现一些视觉方面的异常改变。

飞蚊症若晶状体浑浊位于瞳孔区,在眼前可出现位置固定不变的点状或片状阴影,特别是在光亮的环境下更为明显,但与玻璃体浑浊引起的飞蚊症表现不一样。玻璃体浑浊引起的飞蚊症随眼球转动飘忽不定,时隐时现,形状多变。

单眼复视或多视症在白内障早期,由于晶状体有的部位比较清爽,有的部位已浑浊,这种不均匀的情况,使通过的光线造成屈折力不同,故在看灯或观月亮时,常有单眼的双影或多影症状。

昼盲或夜盲这与进入眼内的光线强弱和瞳孔大小变化有关。白天亮,进入眼内的光线多,瞳孔就缩小。若晶状体浑浊发生在中央部皮质或核,即可挡住光线,则白天视力差,这就是昼盲现象。若晶状体浑浊位于周边部,尽管晚上光线弱,瞳孔扩大,但视力并不提高。因为瞳孔扩大暴露出来的周边部分是浑浊的,进入眼内光线并未增加,所以晚上视力差,这就出现了夜盲现象。

色觉异常由于晶状体硬化,晶状体核又吸收短波光线,因此出现对视紫色及青蓝色障碍。或因晶状体吸收水分,出现不规则的肿胀,有时看灯可出现片状的五彩晕轮。

观舌象知其病

望舌,主要是观察舌质、舌苔以及舌的形态的变化。舌质,又称舌体,是舌的肉组织;舌苔,是舌体上附着的一层苔状物,系由胃气所生;舌的形态是指舌在口腔中的位置、大小、厚薄。正常的舌象,是舌体柔软,舌伸出方向居中,活动自如,胖瘦相宜,颜色淡红;舌面铺有薄薄的、颗粒均匀、干湿适中的白苔。

当人体五脏六腑的阴阳失去平衡的时候,其舌象就会发生相应的变化。如病属虚者,其舌必浮胖而娇嫩,多见于贫血、慢性消耗性疾病等;病属实者,其舌必坚敛而苍老,多见于伤食便秘、消化不良等;病属热者,其舌质必赤,苔多干涩黄厚,甚或焦黑起刺,多见于急性感染性疾病、重症肺炎等;病属寒者,其舌质多淡白,苔多津湿而光滑,多见于贫血、慢性肾炎等。凡病邪表浅者,其苔多薄白不干,多见于疾病初起、慢性病等不甚严重的疾病;病邪渐转深者,其苔则渐由白而黄,由薄而厚,由润而干,多见于脱水、酸中毒等。舌苔由白而黄,由黄而退,由退而复生新薄白苔者,为顺象,乃疾病好转之征兆;舌苔由白而灰,由灰而黑者,为逆象,乃疾病恶化之象征。如见到舌如去膜猪腰子样、镜面状、烘糕样等,表示胃气渐绝,病多凶险。

人体有病,何以能反映在舌头上呢?这与舌的特殊构造和生理功能有关。舌的粘膜表面有许多小而突起的舌乳头。较大的舌乳头内含有味蕾,能够感受味觉。正常舌乳头的浅层上皮有轻度的角化脱落现象,脱落的上皮与唾液、食物碎屑和细菌混在一起,共同形成一层薄薄的白色舌胎。舌内血管、神经分布丰富,且有较多的腺体,它是食物进入消化道的必经器官之一,也是机体内环境与外环境接触的要道。血氧浓度、血红蛋白含量以及舌上皮厚度均可影响舌质的变化。当体内上述成分发生改变时即可从舌上反映出来。

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很重视舌象研究。他们应用电子显微镜、超声波扫描、微血管造影、放射性同位素技术等各种现代化仪器进行研究的资料证明,舌象的变化与人体的疾病有密切关系。舌质红而光滑无苔的病人(牛肉样舌)多由于维生素B的缺乏;骨髓瘤的病人可发生巨舌症,这是由于局部有淀粉状蛋白或副淀粉状蛋沉积之故;舌乳头萎缩多见于糖尿病患者,其萎缩是细胞内氧化过程障碍的早期指标,因为构成舌乳头的细胞具有高度的代谢活性;某种酶系、循环系障碍或食物中缺少必要的营养物质影响代谢都可合并程度不同的舌乳头萎缩;舌伸出时偏向一侧为该侧舌下神经麻痹的征象;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和神经官能症的病人,舌伸出时常有颤动;舌红肿、舌刺突出呈草莓状,是重症肺炎或其他高热性疾病患者常有的现象;舌边白霜样的尿素结晶,多为尿毒症晚期病患者表现的症状;舌边有时可见黄色素沉着,常为严重的阻塞性黄疸病患者表现的症状;舌苔黄而干燥,伴有大便秘结不通,常见于高血压、痔疮病人;舌两侧出现瘀血点,是机体内分泌代谢紊乱、色素沉着所致,更年期妇女常有这种现象;舌上出现很厚的黄苔不易刮去,多半是慢性浅表性胃炎,或胃溃疡患者的症状;舌苔中间出现一小块空白处,常表示体内缺乏营养,睡液分泌减少所致;舌的两侧边缘出现青紫色条纹或形状不规则的黑斑、瘀点,常见于妇女月经失调、痛经或子宫功能性出血,也可能是早期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少数人可能是肝癌的症状;伸舌时出现颤抖现象,常是脑炎、甲状腺机能亢进、久病体弱或某些神经官能症的表现。

观察舌象,对医生诊治疾病帮助非浅。一般群众若能略知一二,佐以经常观察自己的舌象变化,则可对预防和治疗疾病起到良好的作用。

头发

头发是人体健康的测量器。头发的荣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身体的营养与健康状态。

白发多见于老年人肾虚精亏所致,而青年人多系血热内蕴,忧愁思急,情绪紧张造成。如传统中“伍子胥过昭关,一宿愁白了头”便是这道理。此外,也有些人是遗传所致。

灰白发常属营养不足,也常见于甲状腺机能失调、白癜风症等。灰发常见于贫血、糖尿病、斑疹、伤寒、严重精神创伤。枯黄发多属肾气不足,精血亏损,常见于肝胆系统疾病;头发稀疏萎黄,多见于小儿发育不良。黄赤发多见于营养不良、气血双亏、血热所致;如食糖与脂肪过多,血液中有酸毒素也会出现黄赤发。

头发的脱落、早秃除个别与遗传因素有关外,多见于脑力劳动过度所致。斑秃俗话说“鬼剃头”多为自身免疫性疾病,也与情绪、精神因素有关。

头发的枯焦、纤细一般地说,人体缺钙,头发会变得粗而干燥,人体内聚积着有害微量元素,如铅、镉、汞等含量升高时,头发也会出现干枯、无光泽的现象。老年人或营养不良,忧劳成疾时头发也会失去柔软与光泽。

头发的分叉、折断、纵裂、卷束一般多见于妇女,在头发梢裂开,形成一束细丝羽毛状,即所谓“开花头发”,主要是缺少氨基酸、铁质与维生素E造成的。此外,束状发,多见于牛皮癣、脂溢性皮炎造成;环状发、竹节发,常与染色体显性遗传有关。

赞赏

长按







































北京医院白癜风多少钱
北京白癜风治疗最好的医院是哪个



转载请注明:http://www.vviuov.com/jbwh/10583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