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视手术安全吗?
?风险大吗?
?有没有后遗症?
?为什么眼科医生不做近视手术?
?不能顺产?
?老了会失明?
?术后会反弹?
这些都是眼科医生在临床工作中常常被问及的问题,也是想摘镜的近视朋友最担心的,他们常常顾虑重重,踌躇不决,当看到了一些网上关于近视激光的负面言论后,更是满腹疑团,对医生的科普教育也将信将疑。我也常常思考,一项存在了30多年并在全世界各个国家都在推广应用的成熟技术,且这项技术已有万人接受过并不断被验证是安全有效的,为什么还有那么多人持怀疑甚至否定态度呢?为什么在韩国、日本这些近视眼大国,接受近视手术,往往是父母送给孩子们的成人礼?接受近视手术就像割双眼皮一样普遍?这段时间,我也对这些问题一一进行了分析思考,为了让人们更细致更深入地了解近视手术,我查阅了大量的文献,几经易稿,反复修改,尽量做到客观、理性,最终文章还是长了些,也啰嗦些,希望有益于科普大众。日本近视手术适应症和禁忌症
1、近视手术的风险是什么?
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近视手术也一样,既有优势也有风险,对眼睛的手术来讲,人们最担心的是失明。从原理上来看,近视激光手术只是在眼球表面做,用冷激光作用于眼球表面,手术时激光无法穿透角膜,也不会进入眼内损伤眼部结构及组织,所以没有致盲及失明的风险。至于有些人还忧虑年老后会不会发生失明,其实是一样的道理,激光手术治疗近视只是改善视力,并不会破坏眼底视网膜而引起失明,失明主要发生在视网膜视神经损害导致的疾病,手术并没有触及到内眼,也没有改变眼睛的结构。所以,从近视激光手术的原理上来说,做近视激光手术是没有严重伤害的,更不会致盲。
客观地讲,目前的近视激光手术的安全性还是相当高的,与早期的手术相比,其安全性已经发生了质的飞跃,历经30多年大量的临床实践也充分证明了这一点,可以说激光治疗近视手术在我国已经相当成熟。但任何事情都不可能是%,就像戴隐形眼镜会感染危害视力、暴力造成框架眼镜破裂刺破眼球而导致失明这样的小概率事件一样,近视激光手术也不能完全避免并发症。
最常见的并发症就是过度矫正或矫正不足,这些要经过一定时间观察,可酌情补矫,一般都会达到满意效果;
部分人术后可出现眩光,即夜间将一个光点看成光团、光晕,这是因术后角膜组织间轻微水肿反应或夜间瞳孔较大、其边缘与手术缘靠近有关,随术后时间推移而逐渐减轻甚至消失;圆锥角膜在具有这种潜质或者手术后角膜过薄的人身上出现;
术后干眼的原因是因激光扫描近视度数的同时也将角膜神经纤维切断,引起角膜知觉减退,瞬目减少,而角膜神经纤维是可以再生的,大多数人3个月后即可恢复;
手术中若眼球注视目标不良,可能出现偏心切削;手术中的风险主要来自于负压吸引和制瓣带来的角膜瓣相关的并发症,如瓣下异物、角膜瓣移位、瓣皱褶等。
十几年前的近视激光手术,确实存在这些问题,由于当时检查与手术设备的精确性、稳定性及可预测性都不够成熟、手术医师的技巧也不够娴熟、医生处理并发症的经验也不充足,造成并发症的发生率较高,以至于对手术的安全性、疗效稳定性的质疑也一直影响到现在。
而最近几年,激光技术发展日新月异,飞秒激光技术、波前像差、虹膜定位技术、多维度眼球定位追踪技术的出现,激光的频率也从50赫兹提高到惊人的赫兹,速度之快令人咂舌,以前扫描度的近视需要将近1分钟,而现在仅仅9秒,大大提高缩短了手术时间,减少了并发症发生的几率,激光的光斑也从4mm发展到0.54mm,扫描十分精细,可以在头发丝上雕刻出精美的图案来,跟踪也从最早的无跟踪,发展到三维、四维、五维....直到现在的七维跟踪,眼球任何方向细微的转动,激光都能捕捉到,这些都使近视手术的安全性、精确性、可预测性远远超越了十年前,激光技术已经今非昔比,有了质的飞跃,部分并发症已经完全可以避免。
德国阿玛仕全球独创的七维眼球跟踪技术
而飞秒激光的出现,将角膜瓣的相关的并发症也大幅降低,特别是近期的TPRK(TransPRK)技术,直接将角膜瓣的并发症降为“零”,从根本原因上消除了角膜瓣的并发症,因为这种先进TPRK技术,无需制瓣也不需要负压,更惊人的是连切口也没有,不会留下任何瘢痕,与手术前的角膜一样透明,没有任何手术痕迹。有学者称TPRK为“AOne-StepProcedureWithNo-Touch”,就是“一步完成的非接触性手术”,整个手术过程中不需用任何器械接触角膜表面,一步完成了对角膜上皮和角膜基质的精确扫描,节省了相对较多的角膜组织,保留了角膜的生物力学强度,大大地提高了手术的安全性。
最后,重点谈谈圆锥角膜这个所谓最严重的并发症。
教科书上“圆锥角膜”的定义是:圆锥角膜是一种先天性角膜发育异常,表现为角膜中央或旁中央部非炎症性进行性变薄并向前呈圆锥状突出。部分患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多在青春期发病,缓慢进展。早期仅表现为近视及散光,随着病情发展,角膜锥状膨隆逐渐加重而导致近视及散光加深,且角膜不规则散光成分逐渐增加,矫正视力逐渐下降。
简单的说,就是圆锥角膜这种疾病,大多数还是由于本身的基因决定的,主要表现为角膜中央渐进性变薄。它的发病率在1/左右,在一般的人群中,1万个人中可能会有4到5个人出现圆锥角膜。由此可见,圆锥角膜是一种与遗传基因有关的先天性发育异常,也就是说,一个人本身携带了这种基因,无论他做不做近视手术都会发病,近视手术并不是导致圆锥角膜发生的原因。
但是,一个新的问题就出现了:一个本身就有圆锥角膜的体质的人,如果接受了近视激光手术,会怎么样呢?答案是显而易见的:会加重圆锥角膜的发展。很显然,一个本身就可能自己会变薄的角膜,如果接受了近视手术,就会变得更薄了,病情会加重加快。
那么,我们怎样才能避免近视手术后出现圆锥角膜呢?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在于术前筛查和手术设计。在做近视手术之前,一定要做非常全面的术前检查,特别是眼前节分析仪,至关重要,一些处于临床早期的、潜伏期都可以被及时地筛查出来,筛查的灵敏度之高,甚至将一些正常的近视也排除到手术大门之外。而在十几年前,这个设备还没出现,只能通过普通的角膜地形图来判断人们的角膜是否健康,有一些早期或者潜伏期的患者,可能会漏诊。
现在,随着现代医疗技术的提高,技术已日臻完善,更令人兴奋的是,最近基因检测技术的出现,给我们带来了最精准的筛查方法,可以在术前通过基因检测诊断出圆锥角膜,完全将这类疾病拒之门外,并实现及时的早期治疗,挽救视力。
所以,综合来看,手术前经过严格的筛查,认真的分析,出现圆锥角膜的概率是极低的,基本等同于未做手术的普通人群。
另外,术前检查本身也提供了一个发现早期圆锥角膜的机会,且圆锥角膜本身也没有那么可怕,是完全可以治疗的。最新的角膜胶原交联技术的出现,让我们可以加固角膜,使角膜变得强壮、坚固。
研究表明:经治疗后的角膜强度可以提高%,已经成为可以有效阻止圆锥角膜进展的新方法,不再受角膜变薄之困,这些高科技将直接惠及更多的患者。
2、如何减少近视手术的风险?提高手术的安全性呢?
首先,严格把握适应症:不是每一个近视患者都能够接受近视手术的,它是有严格禁忌症的,需要经过详细、全面、严格地检查来排除,患者角膜必须保留足够的厚度和力学强度,才能保证术后安全性。如果近视度数过高或角膜过薄,超出了安全标准,是严禁手术的。所以,必须在各项检查都非常安全的前提下才能选择手术,不要抱侥幸心理。其次,是选择最适合的手术方案,现在的主流的近视手术主要有三类:
飞秒激光LASIK手术、
全飞秒激光SMILE手术、
TPRK(TransPRK)表层手术。
三种手术方式各有优缺点,谁也不能替代谁,不同的近视和散光度数、不同的角膜厚度和角膜地形图、不同的职业和生活习惯,选择手术方式也是不同的。在这里,我要十分强调的是手术方式并不是越贵要好,而是适合最好,全飞秒费用高昂,但对于角膜相对薄的患者来说,如果接受了全飞秒就会带来术后圆锥角膜的风险。医学是非常严谨的科学,不是商业利益驱使下的商品。最佳的个性化手术方案,是手术安全和术后视觉效果的有力保障。
另外,我不得不提的是,由于近视人群的庞大,决定了近视手术市场的需求旺盛,在我国刚刚开展近视手术的时候,由于相关部门监管不严,个别医疗机构在商业利益驱使下,对于近视手术患者几乎是来者不拒,无视禁忌症,并大力推介昂贵的手术方式,夸大激光手术的优点,回避可能造成的问题。
另外,还有些机构,为了追逐更大利润空间,压缩手术成本的投入,使用二手设备、反复多次使用耗材等,仍然在不时危害手术安全,直接导致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几率增高。
汪芳润研究发现,激光手术的并发症多发生在一些水平低、条件差的医疗机构,其手术医师未经正规培训、经验不足、操作流程不规范、设备落后,甚至引进的是国外淘汰设备。令人欣慰的是,现在这些现象已大有改观,日趋规范化。
近视手术是一种选择性手术,是一种锦上添花的手术,我们需要的是:安全、安全、再安全!做为手术医生,提高手术的安全性是义不容辞的责任!严控手术适应症、熟练掌握各种手术技巧,精益求精,以高尚的品德、无利益化的真正为患者选择最佳的手术方案、精心施术。而对于患者,医院、经验丰富的医生和先进成熟的设备可以把这些风险降到最低。
3、为什么眼科医生不做近视手术?
如果说近视激光安全,为何医生不做近视手术?面对质疑,其实很多年前,我国眼科近视手术的几个开拓者、领航者、学术权威们都亲自做出了表率,如北京阿玛施眼科李耀宇院长、医院的李莹教授、温州医医院的执行院长王勤美教授、上海医院的褚仁远教授、周行涛教授、广州中山眼科中心的王铮教授、重庆医科大学的杜之渝教授,他们有的是自己接受了近视手术,有的是亲自为自己的儿女们做了手术。
而眼科医生为自己的亲友做手术的更是枚不胜举。所以,质疑眼科医生为何不做近视手术者只是只见树木不见森林而已。正因为专业,懂行,所以,更相信,接受比例更高。
人民网-健康频道?近视手术不是阴谋也并非神话
另外,针对近视手术问题,国家权威媒体人民网在年也做了专题(近视手术不是阴谋也并非神话--健康卫生频道--人民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