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近视
近视的本质是眼轴增长,光线落在视网膜前面,是一个“不可逆”的过程。但孩子如果看不清楚,还有可能是“假性近视”。假性近视是由于用眼过度使睫状肌持续收缩痉挛,眼睛调节能力下降,在看远处时调节不过来,造成看不清楚的假象。此时如果合理用药,改变用眼习惯等,即可让视力有所好转。因此,儿童如果出现看不清楚的情况,医院进行验光,明确是否是假性近视,再做下一步的处理。近视的防控不是为了不好看,而是为了防止视网膜脱落、视力丧失甚至致盲!对,你没看错!近视是可以致盲的!近视的矫正一般是由凹透镜来做的,也就是我们平常所见到的框架眼镜。凹透镜是缩小镜,所以如果是高度近视,透过眼镜来看眼睛会显得更小哦~~对于近视度数在-度的中低度儿童,还可以采用角膜塑形镜来矫正,也称为OK镜。OK镜是一种特殊材质的镜片,在晚上佩戴,将角膜塑形,可在白天保证光线落在视网膜中央,让人看得清楚,效果可保持8-10小时。不过,OK镜可不是每个人都适合哦~~OK镜适合人群年龄:8岁以上眼镜度数:近视—度,散光低于度佩戴时长不宜超过10个小时提醒:对于假期带OK镜的孩子,父母要注意不要让孩子睡太长时间懒觉哦!对于成人来说,除了佩戴框架眼镜外,成人也可佩戴隐形眼镜和角膜接触镜RGP,或者通过手术来进行矫正。目前,近视手术的矫正办法主要包括两种。一种是ICL——眼内晶体植入术。这种手术不会摘除人的眼睛晶体,而是在角膜和晶体前面加一个人工晶体,相当于把眼镜戴在眼睛里面。还有一种很热门的准分子激光矫正术。准分子激光需要将角膜进行适当程度的削切,这种方法有多度的可调节度,对于高度近视的人也可以满足矫正需求。那到底是应该选择眼内晶体植入术还是准分子激光矫正术呢?这其实要根据个人的角膜厚度、曲率、类型和细胞数量等来决定。如何防控近视?减少遗传因素。父母双方一方是近视眼,则遗传率达40%。父母双方都是近视眼,则遗传率达80%;
每天2小时以上的户外活动可以有效防控近视。户外活动可以让人体产生快乐因子—多巴胺,这种物质可以帮助眼轴长度保持适中,防控近视;
使用OK镜进行防控;
使用低浓度的阿托品滴眼液进行辅助治疗。
疫情期间,孩子们都在上网课,应该如何有效地保护眼睛呢?三个20原则:看书20分钟,看远20秒,看远距离超过20米;
白天上电子产品课程,晚上用纸质课程。如白天光线良好,最好利用自然光线做作业。电子产品屏幕越大,对视力影响越小。影响程度排序:投影仪<电视机<ipad<手机
一拳一尺一寸:
一拳:胸口距离桌子是一拳
一尺:眼睛距离课本一尺
一寸:握笔时手指距离笔尖一寸
活动放松:疫情期间,儿童不宜外出,可以在窗户边或者飘窗边玩耍2小时,相当于在户外玩耍2小时(玩耍时最好大人在身边,保证儿童安全);
营养饮食:需要注意营养均衡,不要偏食;
02关于弱视
如何判断弱视?弱视有特定的判断标准,包括双眼最佳矫正视力相差两行以上,低于儿童正常视力的下线且视力下降非器质性病变引起。弱视一般是可以治愈的,如果无法治愈,则要考虑其他病变因素。如果患有弱视,不管是儿童还是成人,都应该积极治疗。因为弱视也有遗传的可能。此外,先天性青光眼或先天性白内障手术后都会出现弱视。弱视需要定期复查,逐步治疗。治疗弱视首先要矫正屈光不正,其次要遮盖健康的眼睛对患有弱视的眼睛进行锻炼。其他的如药物抑制、针刺等都是辅助效果。对于婴幼儿来说,主要治疗方法是遮盖。03关于斜视
斜视分为内斜视、外斜视、垂直斜视,还有假性斜视。斗鸡眼就是典型的内斜视。
如何判断斜视?
让孩子的眼睛集中注视在你身上。如果一只眼睛在看你,另一只眼看向内或者外面甚至上面,很有可能就是斜视。
大部分斜视需要通过手术治疗,主要目的是恢复正常的视功能。目前,显微镜手术是治疗斜视的趋势。
斜视可能会影响宝宝斜颈,俗称“歪脖子”。如果宝宝看人时歪脖子,需要注意观察下他站着或者躺下的姿势。
如果站着是斜颈,躺下睡着的时候脖子是正常的,则属于斜视所致。
如果不管站着、躺着都是歪脖子,则可能不是斜视所致,需要请骨科医生介入治疗。
04关于其他儿童常见眼病
过敏性结膜炎是一种很常见的儿童眼科疾病。症状表现是眼睛红、频繁眨眼睛等。据统计,全世界范围内约有20%的人患有过敏性结膜炎。过敏性结膜炎是一种致盲类疾病,需要警惕和及时治疗。在治疗中需要去除过敏源、抗过敏治疗。过敏性结膜炎通常不是单发性疾病,很可能伴随鼻部过敏,因此需要综合治疗。还有一种可能会和麦粒肿混淆的常见儿童眼病,叫做睑板腺囊肿,也称为霰粒肿。和麦粒肿多在表面和毛囊不同,霰粒肿发病在眼部更深处。事实上,霰粒肿在上海的发病率要远远高于麦粒肿。如果治疗不及时,可能造成严重后果。临床案例中,有些孩子因为长期不治疗导致下眼睑外翻,最后做了植皮手术,甚至有形成永久疤痕的例子。霰粒肿的早期治疗可以采取热敷、抗感染治疗,如果数量较多则需要手术干预。我们平时俗称的倒睫,其实也是一种眼部疾病,叫做先天性下睑内翻。如果宝宝眼睛畏光,常常说眼睛里有东西,可能就是倒睫引起的。在孩子5岁以前,如果是轻度倒睫,则一般不需要手术,可以等孩子鼻梁长高、脸型发育改变后,再做判断。但如果倒睫很严重,则需要手术介入治疗。治疗不及时,可能损伤角膜。05关于新生儿常见眼部疾病
很多妈妈可能听说过,有一种婴幼儿常见的眼睛疾病叫做眼睑湿疹,俗称奶藓。眼睑湿疹是一种过敏性皮肤病,可单发于眼睑部,也可成为面部、全身湿疹的一部分。奶藓与宝宝喝奶有关,断奶后情况会好转很多。治疗眼睑湿疹时要停止对致敏源的使用和接触,按照严重程度考虑外用、口服药物治疗。还有一些宝宝出生后看起来一直眼泪汪汪的,这可能是由新生儿泪囊炎引起的,即泪道堵塞,可能伴随细菌感染。对于新生儿,以按摩和眼药水治疗为主,观察3个月。4个月以后如无改善,可能需要进行泪道冲洗、泪道探通等。新生儿另一种常见疾病是脓漏眼,症状是宝宝出生后眼睛有像脓液的分泌物流出。这个疾病可能由家人传染,因此如有类似症状,宝宝、家人要共同治疗,避免垂直传染。如果是早产儿,按照我国法律,医院进行早产儿视力筛查,以防早产儿视网膜病变导致失明。分享不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