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9日上午,46岁的何女士特意来医院,将一面鲜红的锦旗送到眼一科副主任医师沈沛阳博士的手里。几个月前,身为教师的她因左眼视力突医院眼科中心求医,被诊断为视网膜脱落;沈沛阳博士及时为她手术,恢复了她的视力。
老师用眼过度致视网膜脱落
“谢谢你们,是你们让我重见阳光,重新走进了教室,走上了讲台。”何女士紧紧握住沈沛阳医师的手,激动地说道。
何女士说自己经常加班加点修改作业,并参与新教学模式的开发,长期用眼过度。年11月,她的左眼突然视力下降。
医院眼科中心后,眼一科沈沛阳医师为何女士详细检查后发现她的左眼视网膜上竟然分布着大小一共2个视网膜裂孔,且视网膜已全部脱离,原本视力1.0的眼睛现在也只有0.1的视力,脱离范围已经累及到看东西最敏感的黄斑部。
视网膜脱离一旦确诊应尽快手术,因为视网膜脱离的时间越长,视细胞破坏越重,视功能损害越大,恢复也就越困难,尤其是累及黄斑部的患者更应尽早手术。如果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处理,后期问题会很严重,患者的视力将会丧失。
临床上一般可将视网膜脱离分为简单型、比较复杂型和复杂型三大类。何女士的手术难度有点大,她有两个很大的视网膜马蹄形裂孔,都位于位置很狭窄的鼻侧。
之后,沈沛阳博士为她实施手术。手术中,他小心翼翼,克服视网膜马蹄形大裂孔、狭窄的鼻侧等诸多困难,成功地将两个视网膜裂孔准确定位、垫压在手术嵴前。经过一个多小时候的努力,手术成功完成。
术后第一天,沈沛阳为何女士摘掉纱布,窗外明媚的阳光照进室内,世界清晰可见,何女士非常激动。
术前视网膜千疮百孔
术后视网膜完全平复
视网膜脱离的高危人群
视网膜脱离多见于40~70岁,但是不要以为这是中老年人才会出现的眼疾,现在临床上二三十岁的年轻人也有不少。
它是视网膜的神经上皮层与色素上皮层的分离。两层之间有一潜在间隙,分离后间隙内所潴留的液体称为视网膜下液。视网膜脱离的部分无法正常工作,大脑接受从眼部来的图像不完整或全部缺失。比较常见的类型为孔源性视网膜脱离,即在视网膜上有了裂孔,从而发生的脱离。
以下这些人群是视网膜脱离的高危人群:
以下这些人群是视网膜脱离的高危人群:1.老年人;
2.有网脱家族史的人;
3.中高度近视患者;
4.眼球受过外伤,常见的是钝挫伤,如球类运动时,眼睛被球击中了;
5.做过白内障手术的患者;
6.一只眼已经发生过网脱的患者,另一只眼发生网脱的概率就高,尤其是巨大裂孔性视网膜脱离患者,另只眼发生网脱的概率可达20%~40%。
早期黑影、飞蚊勿忽视
有部分网脱患者早期的时候可能会觉得眼前有黑影,这种黑影并不是随着眼睛的转动而动,而是固定在某个方位上。也有一部分患者会觉得眼前一下子出现了飞蚊,在近视的患者中出现飞蚊是常见现象,75%的情况就是单纯的飞蚊症,或者是玻璃体的后脱离,但是也有少部分出现飞蚊的患者会有裂孔形成,进而发展为视网膜脱离。所以提醒新近出现飞蚊症的患者,或者原有黑影发生了性状改变,眼里出现很多黑点的患者,这往往提示有出血,就有可能已经出现了裂孔,此时需要尽早就医。怎样预防视网膜脱离?
视网膜脱离虽然吓人,但是可以预防的!1不要过度劳累,减少突然用力的活动,避免受外力碰撞;2对于高危人群,比如高度近视、老年人,需要定期进行全面的眼部检查,特别是定期散大瞳孔详查眼底,一旦发现有视网膜裂孔,应立即激光治疗封闭裂孔,避免发展到视网膜脱离。
3一旦出现眼部各种不适症状,比如眼前黑影飘动或者闪光感,要立即就医哦!
佛山残联编辑部编辑
来源:医院
防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提示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