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一位白领因为每天使用电子产品长达十几个小时,导致视网膜脱落。眼科医生提醒,亚洲人本就是容易生青光眼的体质,使用电子产品的时间一定要控制。
▼
一天不离电子产品
南京人小李今年20多岁,是一个公司白领。由于工作原因,每天上班都要对着电脑。下班后,她又喜欢捧着平板电脑玩游戏,因此每天眼睛对着电子产品的时间,可以长达十几个小时。日前,小李突然感觉眼前像是有物体挡着一样,看不清东西。“一开始是眼前模糊,后来遮挡的黑影越来越大。”医生诊断发现,小李的视网膜已经严重脱离。主治医生表示,像小李这样的情况近年来越来越多,最小的还不到10岁。
三成都是“屏幕眼”
眼科医生表示,小李的这种情况,可能是因为本来眼睛就有些问题,加上每天疲劳用眼,因而加速了视网膜的脱落。电子产品的普及,对人眼最大的影响是形成青光眼,与欧美人相比,亚洲人的体质更易发生青光眼,如果不注意保护眼睛,青光眼的发生率会越来越高。此前,曾有统计显示,去医院眼科门诊的,有三成都是因为长期盯着电脑、手机造成的“屏幕眼”。
在民间流传一种说法:近视眼人群在成年以后,眼睛“长成”了,固定了,近视度数就不会再上升。对此,专家表示,完全不符合当今的情况。“不少近视的成年人抱有这种看法,因此在使用电脑或者电子产品的时候,没有顾忌。实际上,近视眼人群从近视开始,眼睛的结构就已经发生了变化,已经病态了。如果再长期用眼,眼部更容易缺血,加重近视同时,患青光眼概率也会提高。
视网膜脱落是怎么回事?
关于视网膜脱落,你是不是也只是听说,但并不太了解其究竟是一种什么眼病?
光通过眼球要在视网膜上形成图像,视网膜再把图像转换成信号通过视神经再传导到大脑进行处理,我们的眼睛才能看清东西。如果视网膜出现问题,我们的所看到的视界就会变样。
什么原因造成了视网膜脱落?
孔源性视网膜脱落,属于比较常见的。它主要是由于各种内、外界原因导致视网膜产生了裂孔,引起的视网膜脱落。内因是指视网膜本身的原因,比如:高度近视导致视网膜变薄、变性,自发产生裂孔;或者玻璃体液化浓缩后产生自发性玻璃体与视网膜分离,将视网膜牵扯形成裂孔。外因主要有眼部外伤,力量出传到至视网膜,将其撕裂。
非孔源性视网膜脱落,属于少数,是没有裂孔的,包括有:渗出性视网膜脱落、牵拉性视网膜脱落。渗出性视网膜脱落,常见于葡萄膜炎,由于脉络膜炎症导致大量渗出液聚集在视网膜下,导致脱离。牵拉性视网膜脱落,常见于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玻璃体积血长期没有吸收等患者,由于玻璃体内形成纤维条索,一端与视网膜粘连,纤维收缩后,产生对视网膜的牵拉力量,将视网膜揪起来了。
视网膜脱落各个年龄段都会发生,老年人多由糖尿病、黄斑变性引起,而年轻人多由运动、外伤、用眼过度等引发,并且近视者是视网膜脱落的高发人群。
发生视网膜脱落如何治疗?
视网膜脱落属于一种较严重的眼疾,如不及时治疗,会导致失明。发生视网膜脱落后,一般需要手术治疗,以封闭裂孔使视网膜复位。
目前临床比较常规的手术是做玻璃体切除术,在切去玻璃体后形成的空间内注入气体或硅油,从而使视网膜复位。打气体还是硅油,这需要根据患者不同的病情加以选择,具体的手术医生会给出治疗建议。
专家建议青少年不要用眼过度
年轻人生活压力大,用眼疲劳成为了普遍现象,年纪轻轻却患青光眼不在少数。又要放寒假了,学生们玩电脑、玩iPad时间增多,发生眼睛疲劳情况会大大提高,医院配眼镜人数也会增多。
医生建议:不要在黑暗的情况下看电视、看手机,因为亮度差一大,眼睛更容易疲劳。6周岁以下的儿童,每周看电子产品的时间不应超过两小时。而经常使用电子产品的人群,如果眼前出现闪光飘动,医院,对视网膜进行固定。
北京中科白癜风北京哪个治疗白癜风医院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