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并发症一直为不少糖友所困扰,立秋过后,天气变得干燥,早晚温差大,正是糖尿病皮肤病、眼病、心血管病等多种并发症的高发期,专家提醒,糖友要及时做好准备,警惕高发期的糖尿病并发症。
3种秋季常见并发症
1.皮肤病
立秋后空气湿度下降,糖尿病人的皮肤比一般人更容易干燥,加上人自身抵抗力下降,容易患多种皮肤病。另外,秋后不少糖友食欲大增,血糖有所回升,加大了病菌入侵、导致感染的机会。
2.眼病
秋后人容易阴虚燥热,一旦上火,则容易眼干、发痛。气候变化使糖友们血糖波动较大,易导致白内障、青光眼、视网膜脱落等眼病,糖友们要注意眼部休息,并多补充水分。
3.心血管病
立秋后糖友最容易发生心血管并发症。由于早晚温差大,加剧了血管的收缩与舒张,一收一舒之间,容易造成血压波动,给心脏带来负担。因此,糖友不要轻易受凉,并预防好感冒。
目前,糖尿病对人类健康危害最大的是在动脉硬化及微血管病变基础上产生的多种慢性并发症,血糖长期升高可引起多系统损害,导致眼、肾、神经、血管及心脏等组织器官的慢性进行性病变、功能减退及衰竭。糖尿病人并发脑梗死的危险比一般人高2~4倍,心梗危险高3~4倍。糖尿病可使患者生活质量降低,寿命缩短,致死和致残率增高,应积极防治。
如何服用降糖药物?磺酰脲类、胰岛素增敏剂一般餐前服用;缓控释片餐中服用;双胍类、糖苷酶抑制剂餐中服用。
降糖药物需要服用多久?血糖正常了,可以自行减量或停用降糖药?糖尿病是一种不可根治的疾病,需终生治疗。血糖正常后就停药,会使血糖反弹,反而会加重胰岛细胞的损害,不利于病情的稳定。一定在医生指导下调整治疗方案,切忌自行增减或停用药物。自行增加药量容易出现低血糖反应,甚至威胁生命。
注射胰岛素是否有依赖性?目前最有效的降糖药是胰岛素,用胰岛素后不会产生依赖。因为胰岛素是一种人体必需的激素,正常人也是胰岛素来参与血糖的调节,是否需要用胰岛素治疗应根据患者情况来定。
如何监测降糖药的疗效?监测降糖药对病情的控制情况,主要有以下三个要求:
●首先要查血糖,看血糖的控制情况,主要指标包括空腹血糖、餐后两小时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
●在达标的同时,要看有没有副作用,如有没有出现低血糖,肝脏、肾脏有没有损伤等。
●还要从长期的角度了解病情的控制,如在治病期间,体重、血糖控制水平以及身体各方面情况的一些变化。患者要随时留意自己的病情,最好能做记录。
秋后要想预防并发症,除了注意各个部位的护理之外,关键还是要控制好血糖。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重视血糖监测:每天需要测量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以及餐后血糖三个指标,尤其是餐后血糖可以对糖友的饮食配比和进食方式起到指导作用。
2、多补充水分:秋后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很大程度上跟缺水有关,缺水不仅造成眼病和皮肤病变,也使糖友血液的流速滞缓,容易造成心肌梗塞等心脏病变。所以糖友们要按时补水,不要等到有渴觉了才想起喝水。
3、饮食宜粗淡:糖尿病人的饮食宜粗不宜精、宜淡不宜咸。秋季糖友宜多补充一些豆类和新鲜蔬菜,玉米须、山药、莲子等不仅有秋季养生的功效,对降糖也有一定帮助。
----------------------end----------------------